红尘过客 发表于 2016-12-9 16:05:35

宁都方言来了 哈哈 不要谢我,请叫我雷锋

本帖最后由 红尘过客 于 2016-12-9 16:07 编辑

“挨夜边”,明日叫“明朝”,大后天叫“外后日”,大前天叫“向前日”,去年叫“旧年”,除夕叫“大年晡夜”,端午节叫“五月节”,中秋节叫“八月节”等;房屋类:正房叫“正间”,厨房叫“灶前”,烟囱叫“烟筒”,房子叫“屋”,窗户叫“窗子”,灰尘叫“尘灰”等;生活及生活用品类:吃饭叫“食饭”,喝茶叫“食茶”,洗澡叫“洗汤”,谈话叫“吵天”,遗失叫“跌掉”,整理叫“捡拾”,面粉叫“灰面”,白酒叫“烧酒”,凉水叫“冷水”,开水叫“煎水”;人物称呼类:姐姐叫“姊姊”,舅父叫“舅舅”,舅母叫“舅婆家”,姑父叫“丈丈爹”,男人叫“男子人”,女人叫“婆大人”,女孩叫“女女子”,男孩叫“赖赖子”;动物类:猪叫“彘”,猫头鹰叫“猫脑雕”,蜜蜂叫“囊蜂”,蜘蛛叫“查蟟”,鳖叫“脚鱼”,蝉叫“囊南”,鸡叫“栽”等,植物类:玉米叫“包粟”,南瓜叫“青瓜”,甘蓝叫“包菜”,莴苣叫“麦茎”,豌豆叫“雪豆子”,菌子叫“菇”,葱叫“木葱”,菠菜叫“波凌”,葛薯叫“洋番薯”等;身体五官类:右手叫“顺手”,左手叫“反手”等;代词类:我称“侬”,他称“渠”或“佢”等。
  宁都道情还有一些专用的词语,如“走一巡,坐一巡,送一巡,说一巡,把酒敬一巡”“三部两脚走得勤,不觉来到自家门”“舀了酒脚一碗整”“等了一刻整”“行了一日整”“丢掉底边慢消表,先唱梁家祝寿辰”等。
  宁都道情中的叹词、语气词、衬字的作用也很大。尤其是句末和唱段末尾的“呢、哦、也、格、呃、得……”对加强语气、强调词义、加深感情、突出人物性格、渲染或显示微妙的感情色彩具有特殊效果,别有韵味。如“蛮热闹哦”“会气死也”“心肠黑格”“蛮好听呃”“喊打喊杀得”等。
  至于衬字“介、来、介就、底介、哎呀”等的妙用属于锦上添花,可以使语言更加流利,使说唱更富有色彩、韵味,表演更加华丽多姿,更具美感和艺术魅力。
  这些语言是宁都传统鼓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充满乐感,还诠释了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物形象因其而丰满、鲜活、生动,情节因其而引人入胜。由于它是来自民间的口头语,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使人们备感亲切,所以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百听不厌。
  流行区域、曲目和成果
  主要流行于江西宁都、广昌、石城、瑞金、兴国、赣州等地。
  曲目有传统曲目和新曲目两种。传统曲目据说有100多出,目前已知的主要有《銮刀记》《烟刀记》《寿诞记》《罗帕宝》《三层楼》《卖水记》《卖花记》《宫带记》《袍带记》《丝带记》《玉花屏》《乌金记》《车龙记》《鲤鱼歌》《桂花记》《孟姜女》《双玉笛》《翠龙记》《牡丹记》《梦中莲》《碧玉带》《牌坊记》《合同记》《白扇记》《王家洲》《稠梭记》《万花楼》等。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题材的新曲目,如《翻身记》《医好麻风感谢党》《谁是恩人谁瘟神》《三丑会》《刘介梅》《十唱共产党》《革原战》《秋肥下乡》《遍地花开》《学雷锋》《焦裕禄》《翠微红旗》《智歼残敌》《踏雪家访》《禾耙缴枪》《模范少先队》《梅林翠柏》《一床军毯》《云开雾散星星亮》《冬子送盐》等,其中大部分曲目参加过省地会演。
  1973年9月,廖强哉创作的《鹧鸪山上不老松》由剧团排演,参加江西省曲艺调演。
  1964年,王天白作词、王哲平普曲的《老红军办农校》,由福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播放。
  1977年6月,胡飞翔创作的《春风送暖》由剧团排演,参加江西省曲艺调演,并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艺轻骑》杂志上发表。
  1982年1月,邓文钦创作、普习华谱曲的《闹寿堂》由剧团排演,参加了1982年1月江西省曲艺调演,1989年3月收录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民间说唱艺术选集》一书。
  2000年,由郑汉明等作词,邹学东谱曲,赖春玲导演的《接亲路上》,获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组织工作一等奖、优秀节目一等奖、作词二等奖、音乐创作一等奖。
  2002年,由郑汉明作词、邹学东谱曲、赖春玲导演的《欢天喜地闹元宵》,获全市优秀民间民俗艺术调演组织一等奖、演出一等奖、优秀民间艺术一等奖、音乐创作二等奖,夺得全市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同年,李辉荣创作的《橙乡情》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曲艺》杂志第2期发表,填补宁都道情在国家级专业刊物发表之空白。
  2007年,由郑汉明作词、邹学东谱曲、赖春玲导演的《欢乐道情》,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和优秀节目评比铜奖。
  2010年,由郑汉明等作词,邹学东谱曲,赖春玲导演的《山茹溢香》,获全市新农村、新女性才艺大赛演出一等奖;同年,由郑汉明作词、邹学东谱曲、赖春玲导演的《唱唱农家书屋好》,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全国农家书屋讲演比赛活动最佳创意奖。
  2012年,由曾习华作词谱曲的《三官保进城》,获公安部文艺作品大赛优秀奖。
  ●链接·主要艺人
  陈继禄 清朝时期很有名气,家住田头南必村,他的名气是“两多”,即能演唱曲目多,徒弟多。
  曾宗开 梅江镇米市街人,熟记曲目多,演唱技巧精,被人称为宁都“盲人茶社”头牌。
  赖赓金 竹笮松湖村人,嗓音好,能唱十几个曲目,一年四季演唱不停,足迹遍布竹笮、长胜、田头、固村、固厚、田埠、刘坑、赖村、青塘等地。
  王先生 听众称之王瞎子,真名不详,竹笮新街钓州坝人。他脑子灵活,鬼点子多,即兴演唱能力强,语言表情和音乐表情好,形象逼真,感染力强。他靠自身即兴演唱能力还救过自己的命呢!据当地人传说,王瞎子常在当地演唱鼓文《銮刀记》,因其内容歌颂当地佃户之女邱长秀,谴责当地财主黄世清,引起了黄家后嗣的强烈不满,并企图谋杀这位艺人,可是又抓不到任何证据。于是就设计诱他到黄家院内演唱该曲目,以便当场见证加以杀害。可是王瞎子眼瞎心明,他平素专走村串户给人算命,对当地村庄院落路一清二楚,心中料定此乃黄家大院,意识到自己将要大祸临头,于是,急中生智,来个反唱鼓文《銮刀记》,违心地赞颂黄世清而指责邱长秀,结果,不仅没被杀害,竟然受到款待。其惊人的即兴演唱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我行我素。 发表于 2017-2-15 11:00:55

十里不同音,宁都各地的方言也有差异。

以诚待你 发表于 2016-12-10 05:13:05

有多子意思,蛮有味道

我本无所谓 发表于 2017-2-11 10:08:19

这个宁都方言才正宗,字、音、意相一致,不象一些人发言只单纯追求音同,随便一些字堆砌在一起,就以为是宁都方言,简直就是糟蹋宁都方言。

韩澈 发表于 2017-2-15 08:18:34

比较符合古汉语的意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都方言来了 哈哈 不要谢我,请叫我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