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苇笛 发表于 2021-8-7 10:49:39

花上月令·辛丑立秋日宁都县文青共攀凌云山

本帖最后由 客家苇笛 于 2021-8-15 19:00 编辑

花上月令·辛丑立秋日宁都县文青共攀凌云山
胡滨

蝉声稀薄不须愁。约同采,一峰秋。帐篷携去云深处,似瀛洲。林樾积,黛烟浮。
梧叶落时宜访远,瞻旭日,忘心囚。佛光一出如悬镜,醉清眸。望千里,意难休。

http://www.zhsc.cn/data/attachment/forum/202108/07/104601q9k6fdmkosm6lq0z.jpg.thumb.jpg

雪飞龙 发表于 2021-8-15 17:19:16

该词妙在情与景的有机交融,而不是过于在虚处着笔,令人读后既知道写的是哪里,有神往之意,又有回味无穷之韵味。起笔不凡,“蝉声稀薄不须愁”,用“稀薄”来形容蝉声,非常富有新意。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读者尽可以展开想象,高山之巅的蝉声是什么样的。这样就写出了山顶与山脚下不一样的景物特点,可谓妙笔生花。而“不须愁”三个字是融情于景,且境界博大。接下来一句“约同采,一峰秋”把星火驿的主题渲染出来了。在用词上,采与秋的搭配别开生面,虚实相生,能给人丰富的联想。秋怎么采呀?采的当然是远处的风景。风景本用欣赏,但作者另辟蹊径,偏要说是采,这就使作品有了张力,而不会流于俗套。“帐篷携去云深处,似瀛洲”,瀛洲是海外三大仙山之一,用来形容凌云山,突出了凌云山具有仙境一般的特点。“林樾积,黛烟浮”,上阙以此作结,以景结情,更添魅力,留足想象空间。

雪飞龙 发表于 2021-8-15 17:54:14

如果说上阙主要写登山,下阙则主要写看日出。“梧叶落时宜访远,瞻旭日,忘心囚”,“忘心囚”三字最耐人寻味,我们很多时候会被俗事所缠,恰如心被囚住了。这时候就需要放松了,比如我们唱歌、打牌、郊游、聊天都是给心灵松绑的方式。而星火驿组织的登凌云山看日出,何尝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佛光一缕穿云隙,醉清眸”,一个“醉”字,把此刻的妙处写活了,能看到难得一见的佛光,谁不感到幸运?谁不陶醉?“望千里,意难休”,最后一句中“望千里”三字写出了登顶所见,“意难休”则表达大家意犹未尽的心情,说明大家还沉浸在震撼的美景中,不想离去。全词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景物,但各方面的烘托已经把星火驿登山的意图和感觉都写出来了。

客家苇笛 发表于 2021-8-15 19:01:51

雪飞龙 发表于 2021-8-15 17:54
如果说上阙主要写登山,下阙则主要写看日出。“梧叶落时宜访远,瞻旭日,忘心囚”,“忘心囚”三字最耐人寻 ...

精彩,深谢!
我那首词,须改动一处:
佛光一缕穿云隙,改为”佛光一出如悬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上月令·辛丑立秋日宁都县文青共攀凌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