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远生 发表于 2017-1-11 12:39:19

州城故事.城池

本帖最后由 龚远生 于 2017-1-11 12:51 编辑

                                                         城   池     一、隋唐时期设置的虔化(宁都)内城。       隋唐五代时期,其基本是大统一的时期。由于政局稳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起色,中国国力强盛,形成了所谓“大唐盛世”,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隋在统一全国后,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在这一背景下,宁都由原阳都(建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即236年)、虔化(建于南朝大明五年,即461年)两县合并,设县治于雪竹坪(即今梅江镇),初名虔化,后改宁都。      1、县城设置的原因:       县城设置于雪竹坪,从历史的角度讲,应该有3个原因:(1)为了管理的需要。合并后的虔化县,县治设于何处,是首先面临的问题。原设置的宁都、虔化两县一南一北,新设置的县治放在任何一处都显不便,于是乎选择新县治便提上了议事日程。(2)雪竹坪(今梅江镇)的开发发展,足以承载新县治设置。雪竹坪最早开发是赖氏的“筑室翁”,到隋初,已有众多姓氏在此开基,人口稠密,经贸活跃。(3)雪竹坪的地理位置所决定。雪竹坪处于梅江(时称虔化水)中游,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平坦,又正处于原宁都、虔化两县中间地带,便于全县的管辖。据传,当时确有将三地(阳都、虔化、雪竹坪)的土用称称之说,最后雪竹坪的土最重,土重基稳,所以决定新县治设于雪竹坪(今梅江镇)。从地理风水的角度来看,至少有7点:( 1)今县城城址发脉于莲花山(宁都四座神山之一),即龙脉真;(& |8 n7 B! L! S7 n1 c% n2)原县城有座西朝东形势,而梅江河水自北向南,形成一条腰带水(亦称官带水);(3)地理位置上,依梅江,下东江(会同河)、龙溪(竹坑河),三江合流,便利交通;(4)古代城址周围多设有护城河(宁都人称濠塘),而宁都县城的护城河的水就是从龙溪河引入的(五十多岁以上的原县城里的人都见过);(% }9 _* }. g8 j, \$ a5)县城的水口在水口塔旁、双渔洲前,看不见去水,亦称水口关拦紧密,利于城区藏风聚气,也就是现在说的小气候环境好,对全县的开丁、聚财、发贵都有好处;(6)离金精山近" e9 - m, Q; y( ]7 b$ o' E: O8   (翠微峰、宁都四神山之一)近,金精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神往之处,张丽英与长沙王吴芮的爱情故事早在西汉就已出现可以得到佐证。(7)由莲花山流经雪竹坪的水在城西分南北注入梅江河,环抱整座城,即是城市的天然屏障,又为城内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并为城中小气候的调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0余年后,唐堪舆国手杨筠松、仆都监与鄂州刺史、宁都人廖銮居宁都城西鹅鸭塘时,曾向当时县令就城市的风水建筑提出了极具意义的建议。      2、内城的建设。       据清乾隆赖晋《赖氏迁徙考》载,六朝刘宋时期赖硕,字仲方,于元嘉末年(453年),迁至雪竹坪(今宁都县城老衙背一带),拓荒筑室,兴建厅堂亭庑,所建厅堂,优雅成趣,东畔开“爱莲池”,西畔立阁曰“复松亭”,南畔白竹巷凿“玉泉井”,北畔建“小溪书屋”。赖硕诗礼传家,洁身自好,传承耕读治家的门风。后来,教谕游宽曾题其榜,有“草堂春暖乾坤润,不染王门半点尘”之句。经百余年的开发,到赖硕孙子辈时,其他姓氏也迁入该地,已是“人烟日繁,俨然胜地”,初具城镇规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地方官奏请朝廷以雪竹坪为虔化县治址,朝廷准奏。       从隋开皇十八年设置县城,直到234年后的唐大和六年,县令王揆始筑子城(“子”,种子意也,以此开枝散叶,外城修成后人们便习称此城为“内城”)。周五百余步(唐长度单位,约合今800余米),环以外池,自北而东,自西而南,又会于东,经市心。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以下简称“道光州志”)引用这段记载后加按语:“子城之遗址,当取《水利志》篇首所载沟道次第,参互观之,可以仿佛其大略。”《火政储水篇》修纂于明万历壬辰年(1592年),其中对子城有简略的描述。根据其描述,结合“道光州志”附图二“宁都州城图”,我们可以得出子城的大致范围是:东界原博济庙(今大十字街),西不过城隍庙(今宁都影城),南到衙前街(今美食街),北邻思庄楼背街(今老衙背),基本上围绕设置于雪竹坪(即今文化城)为中心的县衙门。但因迄今为止,宁都唐时所筑子城,在考古调查方面还无发现,相信随着今后考古调查的新发现,宁都唐时所筑子城会有更为明确的界定。       3、内城的功能。       内城设置的功能,因史料缺乏,只能从它的民用水及县城的排水来谈。从《火政储水篇》中我们可以看出:(1)它围绕县城四周的壕沟,即用于防御盗寇侵扰,又可作为城区的排水系统。(2)城区内满布水网,便于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又可用于防火灭火。        二、宋时修筑的宁都外城       宋以降,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中原汉民大量进入宁都,促成了宁都在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建设。公元960年北宋政权建立后,由于北宋军事力量弱,未能统一整个中国,导致后来金兵南侵,中原汉民大量南迁。在两宋、元代400余年的历史中,宁都进入了政治经济的大发展时期。一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从田野考古调查的古墓墓碑记载和大量的谱牒中可以反映出:宋元时期,是南迁汉民进入宁都的第一次高潮。据统计,这一时期先后进入宁都定居繁衍的已有李、曾、黄、陈、廖、温、刘、谢、赖、郭、邱、张、何、罗、胡、萧、杨、崔、彭、邓、孙、卢、黎、郑、丁、古、王、管、戴、朱、蒙、谭、宁、钟、魏、包、曹、康、赵、揭、潘、雷、林、徐、沈、尹、毛、叶、艾、池、袁、左、符、姜、周、徐、苏、蔡、项、沙、严、武等60余个姓氏。元至元年间,由于人口多,宁都曾设置州府级,是宁都称州之始。二是手工陶瓷制造业的发达,田野考古调查表明,在全县各处均发现窑址堆积,其中规模大且制作工艺较高的有黄陂山堂宋窑、东山坝大布宋窑、固厚小洋旻元窑,生产的陶瓷制品可与宋元时期景德镇窑相媲美。这些都导致宁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因校书郎董德元上奏朝廷,认为“虎头非佳名”,遂改虔州为赣州,改虔化县仍名宁都县,隶属赣州。虔化县自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年)设县治,虔化县名沿用了692年。从这时起,宁都在唐时筑修的子(内)城的范围外,即开始着手考虑建一座具有一定防备功能的外城,据明万历《宁都县志》(以下简称“万历志”)载,外城始筑于南宋绍定6年(1233年),前后修建5年,至嘉熙2年(1238年)完工。使用77年后,至元延祐2年(131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这次大修后,城墙使用31年后,从元至正6年(1346年)到万历11年(1583年)的237年中,中经明正统、成化、弘治、嘉靖、正德、万历年间陆续增建、修缮,建起了一座攻守防备的城池。明成化五年探花、弘治三年南京工部尚书、宁都人董越在《修城记》中评曰:“诚以治必思乱,安不忘危,斯久安长治之道,古今至道所不能遗也。使事至而后求备,患生而后求防,则亦末矣。矧折冲御侮,防微杜渐之几,在宁都本所当急乎!”万历五年进士、太常寺少卿、宁都人卢逵,参与修定“万历志”,其在志中论曰:“余瞻新城(当指外城—笔者注),岂不称险固可凭哉!…”。       1、城墙:宋至明时期所修筑的外城,是对唐时修建的子城(又称内城)而言的。“明万历志”载:“城周八里,高二丈七尺,广视高杀三分之二。为雉堞千有三百。为警舖十。为门六:东曰通济,曰迎旭;南曰文明,旧名阜民;西曰登丰,曰秋成;北曰镇安。皆覆敌楼于其上,内外为马道。凿址为湟池,延袤九里,广三丈五尺,深视广杀七分之一。门之外各跨以桥。”依此记载,宋元时期修筑的外城,周长有8里余,城墙高为2丈,约合今6米;城墙上有雉堞(即短而矮的城墙垛)1300个,守城人员工作和休息的警舖10个。外城有城门6座,东有通济、迎旭,南有文明,西有登丰、秋成,北有镇安,城门上建有用以瞭望、御敌的敌楼,城内外均有马道。在城墙根挖凿有护城河,绵延伸展有9里,宽称3.5丈(约11.5米),深1.65米,门外护城河建有木桥,往来通行。外城今虽不存,但依照“道光州志”中所绘“宁都州城图”,参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尚存的老城点滴遗痕,我们还约莫能看到一点眉目:其外城大致从“阜民”门始(今南门口,即中山街南和环西路的交叉处),向东沿北到今县委党校大门北侧的“迎旭门”;沿此方向北行至今解放东路,到达“通济”门;达通济门后折西至今干杂货批发市场北行至今博生东路,西折到今环西路,中经“镇安门”,后又沿驳城巷继续往西行到达在今环城西路口出,折而沿环西路一直南行,中经“登丰”、“秋成”两门回到“阜民”门(今南门口)。       2、城池。       (1)68条街巷:大街、上、下背街、低街、衙前、高街、贤才、迎恩、博济、步蟾、文明、(上“不”下“平”,古人云,不平曰仄,宁都方言读如侧)街、龙兴、古寨、思庄楼背、新开、镇安、桥背、胡箕、池塘北角、池塘南角、七姑、孙屋、构诗、乐安、杨屋、濠弦、印陀、管屋、印山、符屋、花心、刘屋、庙背、猪婆、市南、铸炉、打鱼、凌云、宋屋、修文、胡屋、过龙、水湖、城隍西、灵山、蔡屋、莲塘、沙屋、裴屋、龙溪、城背、永宁、观背、王屋、孚惠、和尚、熊屋、上、下连屋、廖屋、朱屋、真君、罗屋、何屋、油槽、彭屋、破罗、花屋。      (2)10坊:东关有孝友、濠西、名教、安仁;西关有文明、明教;南关有贤德、迎恩;北关有迎仙、永宁、濠西。      (3)3市:丰乐、登丰、仁和。      (4)21井:玉泉、碱水、鹅眼、延春、苏屋巷、薄城巷、削筋巷、迎旭门内、杨屋巷内、老学坪、高街、猪婆巷、镇安门内大马道、北门永宁街背巷内、镇安街东巷、破濠巷口、低街南、登丰门大街、登丰门外(“不”“平”)街口汉帝庙行祠前、灵山寺县署内、寺内之西。      3、建筑,宋元时期宁都城市因经济发展,兴建了诸多公益性建筑,惜年代久远,风雨沧桑,兵火天灾,现都已不存,但参照“万历志”及前人文笔所记载,今天仍能窥视其一二。       (1)21枋:状元枋,为郑獬、谢元龙立;探花、尚书枋,为董越立;学士枋,为曾逢龙立;正堂视草枋,为编修曾慎立;少司马枋,为彭祥立;都宪枋,为陈勉立;大廷尉枋,为董天赐立;父子九卿枋,为董越、董天赐立;柱史枋,为衷愉、陈勉立;进士枋,为管贞、连昺、曾慎、陈勉、董越、胡易、丁积、董天赐、萧敏、卢逵立;文魁枋,为邹理、连谆、李常、彭恕、彭南、刘迪、刘伪、何时、胡克和、何东之、苏琮、邓文、胡崇、谢慎、蔡著、李国纪、刘贤、蔡余庆、卢通、苏大成、魏良静、吴天德、何修、丘一鹏、谢继志、曾时弘、谢于教立;东广循良第一枋,为丁积立;赝天锡命枋,为卢景腾立;中台秉宪枋,为吴天德立;月殿蜚英天坦司直枋,为卢通、卢逵兄弟立;忠义枋,为孙辅臣立;忠孝枋,为陈继周、曾逢龙、尹玉立;孝子枋,奉旨旌表廖人俊、曾栢;贞烈枋,奉旨旌表蔡楚仁妻杨氏、彭性诚妻罗氏、卢孟忠妻曾氏、苏克璋妻赖氏、曾志颜妻邓氏、曾志坚妻谢氏、聂显华妻王氏、谢子敏妻杨氏;百岁抚安枋,为李必宪妻罗氏立;尚义枋,奉历朝勅书旌表彭克诚、鲁文绶、蔡楚义、蔡廷韫、彭秉雅、詹处大、钟子常。       (2)明万历20年(1592年)始建水口塔,经清乾隆年间、公元1995年两次修缮,今保存完好。       (3)县学宫。县学宫亦称“文庙”、“庙学”、“儒学”,即是祭祀孔子之殿堂,又是一处儒学院校,古时凡教育发达区域皆建之。据史籍记载,宁都学宫始创于宋,原址在南门外延春谷,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徙城东隅(今在城区尚有“老学坪”称谓,应是原书院之土坪);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徙城西隅城隍庙内;十二年(1142年)徙崇宁故址(即“老学坪”);绍定二年(1229年)徙城西外覆船冈麓;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徙城南崇福寺旧址;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复徙于覆船冈麓,(覆船冈,即在今宁都第一小学南侧);此后,未再迁徙。       (4)孙氏五贤祠。始建于南宋宁宗年间,址于城南延春谷,今残存后栋。祀孙立节、孙长孺、孙勰、孙勴、孙登龙。       (5)古熙熙台与登春馆。古熙熙台,在南宋之前已建造,始建年代不详,址于县俗称印山地,明人陈大纶在《熙熙台记》中称其为“高人良士,时相与登眺于其上,歌清风而邀明月,兴起志意,潇洒出尘。而司民风者,亦于此焉。察災祥,视民瘼,则兹台之有益于人也亦大矣!”有诗为赞:“古台蟠豫章,人称小郁孤。”登春馆,建于古熙熙台之侧,始建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是县之驿馆。      (6)梅江书院极高明楼。梅江书院建于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肇建人是时任县令的夙子兴,元延祐二年(1315年),遭兵祸付之一炬,次年知州乜孙不花在州财库空乏之下,率众重建。元至正十年(1350年),知州赵天泽、学正李实继而增修扩建,并建起富丽堂皇的“高明楼”。元人危素在所著《梅江书院极高明楼记》中曰:“极高明楼者,梅江书院之楼也。书院在阳都之北郭外,所以祠宋肇庆府节度推官曾公。”梅江书院及其高明楼不久遭特大洪水淹而坍塌,被迫迁址城南龙神庙侧重建(今宁师中学)。       (7)拱辰桥。清人洪澄《重建拱辰桥记》载:“当北门锁钥北郭外,三江合流梅江之冲,有断桥曰:拱辰云。考《邑乘》:宋淳熙间,邑宰赵不低创建,名北当桥。元尚书钱普撒哩,易其楣曰‘拱辰桥’。”      三、清宁都州城。       明崇祯初期,分巡岭北道祁公因军事需要来到宁都,观察宁都地形地势,见以往所筑之城,是避开险要地方而在较为平坦之地,而将城只建于西南一隅,城内只有东西南三关,而城之北则无关隘。但恰恰城北地广贸易场所又多,占城内贸易场所的十分之七左右。且在崇祯二年(1629年),连续几个月都遭到流寇的骚扰,警报频传,在城外北面的百姓却因城小,攀登上城的百姓飞梯蹂践,日夜哭喊声不绝于耳,斗大孤城,几乎不能自保。所幸流寇仅侵薄城北郊,旋即退去。鉴于此,祁公即有意鼎建北城。恰逢此时,宁都人云南道应天监察御史温国奇任满告归乡里,他见百姓因寇患所苦而伤心,于是他首倡义举,捐出千金,为建新城。在他的倡导下,士民彭、王、裴、邱、丁、刘、赖、汪等姓氏家族踊跃参与。从明崇祯五年(1632年)到九年(1636年),用了4年时间,修筑新城。       宁都城经此次扩建,由原周长8华里增加到12华里左右。这时,唐时所筑内城已不存,人们习惯上便将宋至明时所筑的外城称之为“老城”,而将这次扩建的城市称为“新城”。新城建成后,虽经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十九年(1764年)、三十九年(1774年)、嘉庆元年(1796年)、五年(1800年)、道光二年(1822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但基本形成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宁都城的格局。       自明崇祯九年(1636年)修筑新城后,到118年后的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因原赣州府所辖的宁都、瑞金、石城距离府治所在赣州太远,知府鞭长莫及的原因,乾坤朝决定设置宁都直隶州,宁都由县提升为行省直辖的州,与府同级。宁都在清乾隆年间由县升直隶州,从上述情况来看,政治需要是主要原因。当然,这时的宁都,经济、文化发达,其繁荣昌盛,达到了传统社会的鼎盛时期,同样是宁都由县升直隶州的重要因素。       自宋元时期汉民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后,到明清时期,宁都进入了人口迁入的第二次高潮。据统计,这一时期先后进入宁都定居繁衍的除已有李、曾、黄、陈、廖、温、刘、谢、赖、郭、邱、张、何、罗、胡、宋、萧、杨、崔、彭、邓、孙、卢、黎、郑、丁、古、王、管、戴、朱、蒙、谭、宁、钟、魏、包、曹、康、毛、叶、艾、赵、揭、池、袁、雷、左、符、姜、周、潘、林、徐、苏、沈、蔡、项、严、尹、武、沙等62个姓氏外,又有鲁、蓝、杜、冯、游、许、谌、熊、夏、应、段、余、马、甘、饶、邹、辛、龚、吴、范、伍、伊、唐、过、高、鄢、阙、董、柯、侯、梅、詹、湛、欧阳、江、上官、童、万、巫、俞、连、吕、傅、章、孔、柳、封、姚、乐、程、翁、凌、等52个姓氏迁入宁都定居。这一时期,除新迁入的姓氏外,原已在宁都生息繁养的同一姓氏,又有从不同的地区迁入宁都的。特别是从闽、粤两地返迁的所谓“新客”,宁都的人口至此有了极大的增长。这些人口姓氏,基本构成宁都近现代居住民人口姓氏的框架。       (一)州城墙:宁都城经明崇祯年的扩建,城周长由原8华里增加到12华里左右。参照“道光州志”的记载和“宁都州城图”示意,以及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们在尚存的城墙上,发现有“崇祯壬申年小東關”、“道光贰年城砖”、“光绪十三年”等铭文砖,由此得以知道,新城与老城在西北面(原老城“镇安门”西侧,今驳城下、又称簿城巷西口)接筑,西部经三官殿(今县中医院西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一大片水面,当时称为三官殿,实际上是原三官殿旧址,后被洪水淹没),北部沿今县中医院住院部北界,穿中山北路接今县市政公司,过拱辰门(今拱辰桥南),沿今环卫处门外朝东弯延至梅江河边,东临梅江河,过拱秀门(今朱家巷口东)、德义门(今县水文站对面)、阳和门(今大东门)、朝阳门(今小东门)、集贤门(今梅江镇政府大门对面)直在老城南面的阜民门之间与老城相连接。新城建有七门,由西北依次为:长庚门、拱辰门、拱秀门、德义门、阳和门、朝阳门、集贤门。老城从南往西尚有三门:阜民门(今中山南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登丰门(今胜利西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秋成门(今解放西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县医院大门处)。新城建成后,虽经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十九年(1764年)、三十九年(1774年)、嘉庆元年(1796年)、五年(1800年)、道光二年(1822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多次重修,但基本形成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宁都城的格局。       (二)州城池:      1、街道布局。明清宁都城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在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城墙内有三纵六横九条街,城周与城内相连的有七条街,共15条街和四门内外67个巷,将全城纵横贯通。
   清代州城街道平均宽约3米,3条纵街:(1)高街,即今中山南路与环城路交叉口往北到今大十字街建设银行南侧;(2)镇安上、下街—新开街,即今建国街(民国初曾为3条街:削箸街,即今建国街南口到与今博生东路交叉口;白石街,从削箸街往北到宁都第二小学原大门处;漳州街,从白石街到今拱辰桥南。);(3)上、下背街,即今东门外和上背街。6条横街:由北往南依次为(1)米市街,即今博生东路;(2)思庄楼背街,即今老衙背;(3)衙前街,民国时的上西路,即今美食街;(4)大街,即今解放东路;(5)步蟾街,民国时的下西路,即今胜利西路;(6)贤才街,即今大井巷过高街到斗诗巷达宋元城的迎旭门(今县委党校北侧)。三纵六横由一条东北向的鸡鹅市(今已不存,大约从今建设银行中山路分理处南侧向东北方向的一条斜街,原曾建宁都酒家的后面)连贯东西南北。      城周与城内相连的七条街是:(1)迎恩街,即今南门外;(2)博济街,南门外东折,即今环西南路信用联社东西一段;(3)古寨街,西秋成门往西北蓟背岭;(4)仄街,西登丰门到原汉帝庙,即今胜利西路与环西南路交叉口到胜利西路中间的水井处;(5)龙兴街,连接城西登丰、秋成二门;(6)文明街,原文庙前一条南北向街道,连接古寨街与仄街,约从原县医院西北部至西厢大厦,今为文化广场西;(7)桥背街,拱辰桥北,今沿用其名。       州城原有纵横交错的67条巷道,据“道光州志”载,以城东西北方位各两个城门和南方一个城门共七个城门分内外巷:东通济门内巷:(1)簿城,又名叶屋巷,从今老衙背往东达连屋巷。(2)马关巷,又名上、下莲塘巷,簿城巷东,曲折达新开街。(3)严屋、蔡屋巷,并在衙背街东、北达新开街。(4)苏屋巷,东达马道,西达谢屋巷。(5)谢屋巷,又名垂恤巷。(6)沙屋巷,又名大夫第,今公务段。(7)温屋巷,并在新开街,东达马道。(8)老学背巷,大街南折达老学背水湖,即今电灯巷。(9)聂屋巷,大街南折。(10)大街巷,大街南折达老学背水湖。(11)丰乐巷,丰乐市南口达上铁炉巷。(12)削筯巷,石桥头南口达上铁炉巷。(13)上铁炉巷,东城马道西达老学背水湖。(14)中铁炉巷,东城马道西达衙前街东。(15)下铁炉巷,东城马道西折而北达衙前东,又折南达池塘角。(16)池塘南角巷,七姑巷东,折而北达东城马道。(17)池塘北角巷,马屋巷东折而北达下铁炉巷。       东通济门外巷:尧封、宋屋、谢屋、杨屋、上下刘屋、管屋、社坛、油槽、马路、米筛等巷,即今东门外两边巷道。       东迎旭门内巷:(1)七姑巷,马屋巷东达迎旭门,又折而南达乐安巷。(2)孙屋巷,七姑巷南折而西达高街。       东通济门外巷:柴寮、巽桥、黄竹巷。       西登丰门内巷:猪婆石巷、刘屋井巷。       西登丰门外巷:市南巷、铸炉巷、刘屋巷、打鱼巷、凌云巷、修文巷。       西秋成门内巷:(1)城隍巷,城隍庙右折而西达马道。(2)董屋巷,衙前街西,董越故宅。(3)灵山巷,衙前街西折而北达衙背。(3)李屋巷(今巨人快餐店北)。(4)过龙巷,今友邦大药房南。(5)水湖巷。       西秋成门外巷:胡屋巷、宋屋巷。       北镇安门外巷:濠弦巷、裴屋巷、龙溪巷、城背巷、永迎巷、观背巷、罗屋巷、何屋巷、彭屋巷、破塘(又名破罗)巷、花屋巷、真君巷(今沿用该名)、朱家巷(今沿用该名)、廖屋书楼巷、上下连屋巷(今沿用该名)。       北拱辰门外巷:王屋巷、和高巷、熊屋巷、孚惠巷。       这67个巷道连同16条街,贯通全城东南西北,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信息:       (1)街巷名与地理方位的关系,如衙前街,是原县衙、州署大门前的一条街道,以此街名,可以知道衙门所在地,这条街从隋唐建县衙始,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改称上西路,今称美食街。又如“思庄楼背街”,明初,为纪念知县庄济翁治县政绩,曾在县衙后(北)建立“思庄楼”,于是清时将楼后的一条街道命名为“思庄楼背街”以纪念,民国时期则笼统改名为“老衙背”。再如“上、下背街”,明代时因此街位于城墙外,俗称“城背”,因此取名“背街”,方位又处在城东门(通济、迎旭二门)外,因此坊间便叫“东门外”。       (2)街巷名与伟人命名有关,如高街,清代之前,这条街一直称高街,民国初年,民国政府将该街改扩建延续到今与环城北路相交处,并命名为“中山街”,沿用至今,只是改“街”曰“路”。“中山街”、“中山路”,中国大多城市均有此街路。       (3)街巷名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如镇安上、下街—新开街,即今建国街,明清之前一直沿用镇安门内外街,这里是县城经贸活跃之处,城内两大集市—丰乐市(大街处)、仁和市(镇安街处)皆处于此,清泰、怀德、太平、安福四乡的物产都在东北方向的三大码头,德义、阳和、朝阳三门码头集散,可谓宁都州的经贸区,民国初为交易之便,曾将此街划分为3条街:(1)削箸街,即今建国街南口到与今博生东路交叉口,专营竹木制品。(2)白石街,从削箸街往北到宁都第二小学原大门处,专营香蜡制品(蜡原色白,因此称“白石”)(3)漳州街,从白石街到今拱辰桥南,专营海盐品。抗战胜利后,黄镇中任江西第八行署专员时期,改扩建此街为“建国街”,喻“抗战胜利,建设新国家”之意。       (4)街巷名与文化的关系,如步蟾街,原为穿南北纵街高街的一条东西向横街。步蟾,喻科举及第,步蟾折桂,攀折月宫桂花,意高中头名,该街北50余米处原有赣南第一名状元郑獬祖祠、宋元时期圣旨状元枋(为郑獬、谢元龙立),街中建有都宪枋(为陈勉立),民国时改称下西路。又如贤才街,即今大井巷。大井巷,是南宋时期县学所在地,是学子集中习文场所,因此命名“贤才街”。贤才街过高街到斗诗巷,居住着“诗人宗之”、宁都诗国的领军人物—曾兴宗、曾原一、曾原郕等。       (5)街巷名与人居地的关系,如叶屋,严屋、蔡屋,苏屋、谢屋、沙屋、温屋、聂屋,宋屋、谢屋、杨屋、上下刘屋、管屋、孙屋,刘屋、董屋,李屋、胡屋、宋屋、裴屋、罗屋、何屋、彭屋、朱家、廖屋书楼、上下连屋、王屋、、熊屋等以巷道命名的姓氏,都与这些姓氏的居住地区相关,从中可以了解进入宁都的南迁汉民或由闽粤返迁回祖居地的客家人在城中分布的一些情况。 这些街巷,有些已不存,有的可能已改名。根据我对现街巷道的调查,只能列出36条,请大家补充:观背巷、廖屋巷、朱家巷、演武亭、真君巷、公务段、马房背、长庚门、驳城下、上、下莲塘巷、新生巷、老衙背、叶屋巷、建国巷、江背井、复灵巷、李屋巷、董屋巷(今已不存,约千友店对面的巷道)、爱群巷(董屋巷西)、上西门(约今美食街)、老学坪、布下巷、猪婆巷(布下巷东)、电灯巷、胜利巷、小东门、构诗巷、大井巷、狮子石下、穿巷里、李家巷、南东巷、南西巷、花园巷、大井巷。       2、州城的祠堂庙宇及民居建筑。宁都城四镇有神庙,城厢有崇福寺、七仙庙、文昌祠(含文昌、武曲、长年三宫)、天后宫、三皇宫、仁寿宫、文庙、社公庙,家有家神,有姓氏祠堂(含民居)174座,各行业大中小商业店铺370家。       (1)州城四关神庙。宁都城分东、西、南、北4关,每关均有一个神庙作镇。东门有太公庙(博济庙),祭祀主神胡雄,传为宋时宁都爱民的官员。南门有东平庙,主祀张巡、许远,唐朝时为拒安禄山叛唐军,战死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西门有汉帝庙,主祀汉帝刘邦,民间传说其原因是刘邦兴汉朝建都于西安,故有镇西之意。北门有孚惠庙(行祠庙),主祀五代都督怀德乡人严复。民间普称“行仙庙”。      除四个镇关神庙外,宁都城厢的寺庙建筑还有崇福寺、七仙庙、文昌祠(含文昌、武曲、长生三宫)、天后宫、三皇宫、万寿宫、文庙、社公庙、马王庙、鲁班庙、军山庙、老官庙、白玉观(又称水府)、城隍庙、提督庙、三官殿、关圣祠、三代祠等等祠庙宫观。       崇福寺,位于穿巷里与羊间里之间,今统称大井巷,设计周密、巍峨壮丽,在宁都诸寺中首屈一指,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七仙庙。宁都城素以七仙庙多而闻名,据统计,清末以前,全城共有大小庙宇12座。城东西南北4座关门均各有1座,其中大东门(通济门)的七仙庙在老衙背;小东门(迎旭门)的七仙庙在城门内街道西端;南门(阜民门)内的七仙庙在狮子石下(又名老七仙庙);南门外的七仙庙在迎恩街;上西门(秋成门)的七仙庙在城外高祖庙的北侧(今第一小学校舍内);下西门(登丰门)的七仙庙在城外汉帝庙北侧;北门(拱辰门)的七仙庙在行祠庙北、城门口南;长庚门的七仙庙城门口东杨公庙的东侧。各庙宇的建筑规模大同小异,今仅存小东门七仙庙庙址。       文昌祠(含文昌、武曲、长生三宫),位于登丰门外,今不存。天后宫,位于城外东北角,往日过往船、筏到此都要进庙朝拜,以祈求航行平安,今不存。       三皇宫,在城西登丰门内步蟾街南城旅宁同乡会馆内,主祀伏羲、燧人,神农三神,是由南城药业同仁集资兴建的,今不存。       仁寿宫,又称“临江会馆”,是清代樟树旅宁同乡会馆,今建筑仍存,址于叶屋巷60号。       宁都州人敬佛、敬道、敬儒更敬祖,同时还信奉地方神灵,祈求在褚神的福佑下,平安幸福,天下太平,祛病消灾。       (2)祠堂民居。“道光州志”载:“州城祠宇,视他郡县为多。盖东南近闽、广,西北与抚、建、吉安交界。当明季时,山寇窃发,不能村置土堡,建祠于城,为避寇计也。然昔之建祠于城者,必种树,恐无薪也;必掘井,虑乏水也;必造仓,可预稻谷也。太平既久,但置空祠于城,城中无隙地,则于城外置之,盖相沿成俗。大宗祠外复建小宗祠,一族不止一小宗。于是,城之内外,为祠者十之三四,为民居者十之六七。”这些祠堂建筑,即是姓氏宗祠,兼有三种功能:一是祭祖庙堂;二是人丁居住;三可作族人、宗亲进城办事、交易提供食宿和族中子弟学子入州学试馆。其数量多达174座,分布州城内外。       曾姓在城厢建有19座祠堂:今存老学坪武城曾氏东塋翁祠。位于狮子石下的曾观澜翁祠,上世纪20年代曾被借作《孤灯报》报社,今仅存照壁及壁上“巽屏挺秀”。陈姓在城厢建有9座家庙和2座祠堂:今存一庙一祠,庙位于西厢村,保存完好,今为民居。祠为陈英淑翁祠,位于小东门原七仙庙背,座西朝东,现改建为住宅。杨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8座:今存位于迎旭门(小东门)以南城墙边的杨氏家庙,座西朝东,拆建为民居。彭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7座:今仅存位于大井巷的彭氏某翁祠,辟为民居。温姓在城厢建有“温氏家庙”6座:今存位于东门口以南的城墙边的家庙,辟为民居。和位于东门背街中段东侧的家庙,辟为民居。刘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5座,今存位于下西门刘屋井转西的巷内南侧的刘世祀祠,已改建成民居。李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5座,今仅存位于南门李家巷内的李鸣五翁祠,建国后曾作县印刷厂厂房,得以保存。黄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5座,今仅存位于叶屋巷北口斜对面(今梅江镇中山北路居委会所在地)的黄氏家庙。郭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4座,今存位于老衙背69号(花园巷内)的郭氏家庙,辟为民居。卢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4座,今不存。       赖姓在城厢建有4座祠堂,今存位于东门背街南口的赖氏耑祠,辟为民居。位于叶屋巷北口东侧的赖萱著翁祠,祠犹存,辟为民居。王姓在城厢建有4座家庙,今不存。胡姓在城厢建有4座家庙,今存位于北门背街的胡氏家庙,辟为民居。谢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5座:今存位于东门梅江路今水文站西侧的谢氏家庙,辟为民居。位于工务段巷近东口谢家祠,改为民居。位于今建国街南段西侧的谢泗龙祠,辟为民居。廖姓在城厢建有4座家庙,今存位于东门背街北端西侧(今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西)的廖氏家庙,现改为民居。       蔡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3座,今不存。魏姓在城厢建有家庙、祠堂3座,今存位于北门近拱辰门的魏氏家庙,改为民居。邓姓在城厢建有3座家庙,今不存。邱姓在城厢建有3座祠堂:今存位于南西巷南侧的邱良士翁祠,改建为民居。和位于东南巷南侧的邱云士翁祠,改建为民居。丁姓在城厢建有3座家庙,今存位于老学背巷近路南侧的家庙,今为民居。罗姓在城厢建有2座祠堂,今存位于胜利路中段通大井巷北口的罗迪吉翁祠,座西朝东,改为民居。沙姓在城厢建有2座家庙,今存位于北门工务段巷西口北侧的沙氏家庙,现改建成民居。揭姓在城厢建有1庙1祠,今不存。萧姓在城厢建有1庙1祠:今存位于大井巷与卖柴坪西南出口交叉处的萧氏家庙,改为民居。连姓在城厢建有1庙1祠,今存位于驳城下东段的连宗篁翁祠。余姓在城厢建有2座家庙,今存位于东门军山庙北侧的余氏家庙,座东朝西,现保存完整,大门题额“余氏家庙”犹在,已辟为民居。苏姓在城厢建有1庙1祠,今不存。段姓在城厢建有1庙1祠:今存位于老衙背西段的段仙槎翁祠,现辟为民居。何姓在城厢建有2庙,今存位于下莲塘巷东侧南边的何氏家庙,现辟为民居。       黎姓在城厢建有2庙,今存位于胜利路东原县民政局后面的黎氏家庙,建筑尚存,现辟为民居。宋姓在城厢建有2庙,今不存。在城厢只建有1座祠庙的姓氏有龚、谌、俞、曹、邹、吴、饶、钟、姜、上官、管、崔、江、赵、柯、张、甘、孔、欧阳、严、谭、范、章、许、朱、林、白、叶、汪、伍、郑、雷、宁、过、冯、孙、熊、高、聂、夏、傅、周。今尚存的有位于东门外(今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北的谌氏家庙,辟为民居,苏区时曾为博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叶屋巷北口东侧的曹氏家庙,现辟为民居。位于小东门迎旭门以南的吴氏家庙,建国初曾驻城关第一街公所,后改为民居。位于小东门老七仙庙北巷口西侧的饶氏家庙,改为民居。位于小东门七仙庙东北巷口的钟氏家庙,改为民居。位于下西门布下巷内西侧的甘氏家庙,改为民居。位于东门南城墙边旱井子南侧的朱氏家庙,改为民居。位于上莲塘中段北侧的伍氏家庙,改为民居。位于老屋背巷南侧的郑氏家庙,改为民居。位于老学背巷北侧的宁氏家庙,今存后半栋,改为民居。位于小东门(迎旭门)北向城墙西侧的过氏家庙,改为民居。位于南门外西南向、距县城南门(阜民门)口约200米的孙氏家庙,是宁都孙氏五贤的祖祠,原存许多珍贵遗物已毁,建国后曾辟为屠宰场,后屠宰场迁移,后寝厅被南门群众用以安置东平庙木主。位于老衙背巷东段北侧的熊氏家庙,整座建筑用碎砖建成,辟为民居。位于叶屋巷中段的周氏家庙,现内部已拆除,但门楼尚存。这174座姓氏祠堂居住了宁都百余客家姓氏,可谓百姓杂居。宁都现有姓氏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普查中统计,共有450个,而宁都客家姓氏有130余个,虽只占宁都450个姓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量却占有宁都全部人口的95%以上,所以可以说,宁都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其余320个姓氏,主要来自三个时期:一是抗战时期随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搬迁宁都,一些商人、小部分职员、大部是逃避战乱的难民,定居宁都后的姓氏。二是解放战争时期到建国初期,随大军南下的工作队因就职于宁都而定居的姓氏。第三是上山下乡时期一部分知青与宁都当地人联姻而定居的姓氏。       (3)商业店铺。清到民国初年,宁都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仅在宁都城区,各行业商业店铺就有370家,其中较大商店有杂货店8家:利昌和、利兴和、晋昌、余庆、协昌和、信孚、鳌昌隆、庆孚;布店8家:瑞兴隆、管泰来、祥亨、聚昌隆、谦益祥、庆丰、悦来昌、鳌永昌;酒店1家:杨庆和;印刷店1家:六文堂;纸张店1家:同仁泰;百货店3家:悦来昌、瑞兴隆、聚昌隆(均兼营);药店3家:杨美庆、万安堂、同和丰;当铺2家:温子和、李庆堂;旅店1家:王德甫;丝线店1家:胡庆隆(兼卖瓜皮帽);饮食店3家:周家余、黎七洪、谢某某。中小商店有中等杂货店12家、小杂货店10家;中等布店5家、小布店3家;中小酒店有15家;中小文化用品店4家;中等旅社5家、小的7家;中小丝线店8家;中小豆腐店17家;银铜铁锡匠店36家;陶器店7家;裁缝店15家;便食店40家;黄菸店10家;纸紥店10家;木匠店15家;竹器店10家;油漆店13家;理发店10家;雨伞油箩店5家;小摊贩80家。       (4)州城辟三个集市供市民进行交易:一是处于州城东大街(今解放东路)的丰乐市;二是处于州城西登丰门外(今西厢农贸市场)的登丰市;三是处于州城北镇安街(今建国街中段)的仁和市。       (三)州城的管理。       清乾隆年间设置宁都直隶州,其州属地域面积广一百九十五里,袤四百八十五里,东至福建汀州府宁化县,西至赣州府于都县,南至赣州府会昌县,东至抚州府宜黄县。管辖宁都州、瑞金县、石城县三个地域。       宁都州辖上、下六个乡,上三乡:清泰乡、怀德乡、太平乡,下三乡:安福乡、仁义乡、平阳乡。州城内设州署(址于今文化城)、参府署(址于今演武亭)、守府署(址约于今宁都第二中学)。城设东西南北四关十四图管理全城:       (1)东关管四图:一图:司背街至东社坛;二图:通济门外(即今东门外),尧封巷至丰乐市;三图:通济门外(即今背街),油槽巷至下刘屋巷;四图:石桥头至河东塘角头。       (2)西关管四图:一图:万寿宫至过龙巷印陀;二图:铺下至猪婆石下;三图:秋成门外(今文化广场一带),吊桥至打鱼巷;四图:登丰门外(今胜利西路、西厢村一带),吊桥至寺背桥。       (3)南关管二图:下高街至狮子石下(约今小十字街到宁师附小);二图:阜民门外(今南门外),文明街至小东门外观音阁。       (4)北关管四图:一图:镇安门外(今博生东路北),吊桥至长庚门(在今新县中医院西墙)。二图:直街至马王庙(今马王背南);三图:集仙观至廖屋巷(今沿用其名);四图:直街至刘城塘邑厉坛。在四关十四图的管辖范围内,又将全城划分为十七坊,作为市民居住区域,其中东关四坊:孝友坊、濠西坊、名教坊、安仁坊,南关三坊:贤德坊、承宣坊、迎恩坊,西关二坊:文明坊、名教坊,北关八坊:迎仙坊、濠西坊、朝真坊、长庚坊、永迎坊、安静坊、拱星坊、兴隆坊。其间东关的濠西坊、名教坊分别与北关的濠西坊、西关的名教坊名字重叠,表明市民居住的坊间有交叉,实际上城中只设置了十五坊。而北关多至八坊,则表明北关仍市民聚居密集。       (四)州城功能。明清所建城池,东临梅江河,具有防洪功能。南西北三面皆挖有护城河,即防盗寇又为城内输送日常用水和排水、防火等功效。州城原建城门有10座,今存6,由北而南依次为拱辰、拱秀、德义、阳和、朝阳、集贤,除拱辰门临龙边溪(今称竹坑河),其余5座城门皆临梅江河。其中拱辰门是宁都州通往上三乡(清泰、怀德、太平)和由此往西北通往安福乡的孔道,拱秀门外原建中渡桥,是州城通往东北乡村的道路,集贤门外建有永渡桥,是州城通下三乡之仁义、平阳二乡的要道。而在城区的德义、阳和、朝阳三个码头,是州城货物呑吐最大的码头。其中德义门码头是专门停靠竹筏的码头,以担挑米、谷、大豆、薪炭为主;阳和门、朝阳门码头是以停泊船只为主的码头,阳和门以肩驮布匹、百货、海产品及其它工业品,肩挑煤油、食盐为主;朝阳门以扛、抬红糖、茵陈,肩驮土纸、烟叶、夏布,担挑大米为主。明清时的梅江河流域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其主河及支流船筏通程里程超过580公里,是宁都州货物运输的大动脉。

东山君 发表于 2017-1-11 19:54:37

这么翔实浩瀚的宁都州城历史,龚先生花了多少心血哦!:victory:

红尘过客 发表于 2017-1-11 20:17:13

长见识了我:loveliness:

穿巷里 发表于 2017-1-11 23:05:37

龚老师辛苦!

穿巷里 发表于 2017-1-11 23:05:43

龚老师辛苦!

龚远生 发表于 2017-1-12 09:47:11

东山君 发表于 2017-1-11 19:54
这么翔实浩瀚的宁都州城历史,龚先生花了多少心血哦!

这是州城故事.城池的基础史料,第一集城墙也是在这么多的史料基础上做的。

龙边溪 发表于 2017-1-12 10:36:04

期待龚老师多发宁都历史方面的信息,多了解宁都历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州城故事.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