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8:26:41

元代宁都兔子寮蔡五九起义

本帖最后由 铁线草 于 2017-6-13 09:51 编辑

      《元代宁都兔子寮蔡五九起义》

       据《元史》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记载,元仁宗延祐二年,秋七月乙卯,赣州土贼蔡五九聚众作乱,敕遣兵捕之。敕阿速卫户贫乏者,给牛、种、耕具,于连怯烈地屯田。八月丙戌,赣州贼蔡五九陷汀州宁化县,僣称王号,诏遣江浙行省平章张驴等率兵讨之。己丑,车驾至自上都。乙未,台臣言:“蔡五九之变,皆由昵匝马丁经理田粮,与郡县横加酷暴,逼抑至此。新丰一县,撤民庐千九百区,夷墓扬骨,虚张顷亩,流毒居民,乞罢经理及冒括田租。”制曰:“可。”庚子,改辽阳省泰州为泰宁府。壬寅,增国子生百员,岁贡伴读四员。诏江浙行省印《农桑辑要》万部,颁降有司遵守劝课。旌表贵州达鲁花赤相元孙妻脱脱真死节,仍俾树碑任所。九月丁未,张驴以括田逼死九人,敕吏部尚书王居仁等鞫之。己酉,太阴犯房。甲寅,日色如赭。辛酉,太白犯左执法。壬戌,蔡五九众溃伏诛,余党悉平,敕赏军士讨捕功,并官其死事者子孙。己巳,徙典尤仓于赤斤之地。赐诸王别铁木兒永昌路及西凉州田租。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8:31:54

                         【平寇颂】
   (元)延祐二载秋,赣宁都巨寇蔡五九煽乱,倔起众二万,侵薄州城,乘遽络绎**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阎豪奋然曰:国平宋父武愍公南定江广于今四十年,何物孳竖敢触天宪,延帅兵属都事李肇等率诸翼精锐道以乡丁长驱而来,奸徒奔溃,溺死填川,首恶负固,朝廷遣使视师。台宪官联至,****上赐虎符颛以兵柄,遂大举拥破巢穴,合战上虎嶂擒蔡,十月己卯戮于市,活**胁从者万人,唯平章有功于国,有德于民,丕显于世人长*颂*宜*,曰:皇图丕昌,奄有万方,孰盗以狂,有狂*氓,*弄**,豨突我城,维李世臣,东国之均,帅师南巡,****,章龙特殊,戎纛前驱,强弩劲弓,***空,****,斯土殇平,耄倪更生,四野廓清,*两**,****,于国尽忠,贷其下人,薄施以仁,*民**,****,江右以宁,广其父声,金精嵯峨,州比颂扬,万古不磨。   奉议大夫赣州路宁都知州兼劝农事杨承式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8:35:30

   蔡五九(?-1315年),元朝江西赣州宁都人。元朝政府以抚田为名,侵占农民土地、房屋。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六月,蔡五九聚众起事,围攻宁都,焚烧四关。七月,元军救援,宁都之围解除。但义军转而攻下福建宁化,自立为王。元仁宗停止抚田政策,派江浙行省平章事章律镇压。九月,蔡五九被俘杀,起事失败。   现宁都翠微峰景区金精洞外石壁刻有《平寇颂》,记载元军镇压蔡五九起义军的历史。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8:40:08

五律·秋游兔子寮三秋之晨(一)一入桃源境,溪山似故人。竹香风细细,稻熟雀频频。锁径苍苔老,铺阶红叶新。石泉流梵语,澄澈洗心尘。(二)岩叠嶂回环,置身图画间。小桥流碧水,古屋靠青山。风静竹阴直,林幽鸟语闲。看云忘俗累,一醉不思还。(三)修竹郁绸缪,清风似水流。闲云任舒卷,飞鸟自沉浮。沙白溪声静,花黄蝶影悠。携来梦中侣,剪月画三秋。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8:49:04

本帖最后由 铁线草 于 2017-6-13 09:00 编辑

   《江西通志 贑州志》云,延佑二年,乙夘秋七月,贑州土贼蔡五九,聚衆作乱,敕遣兵捕之。八月,蔡五九陷汀州宁化县,僭称王号。诏遣江浙行省平章张驴等率兵讨之,台臣言:“蔡五九之变,皆由昵匝马丁经理田粮,与郡县横加酷暴,逼抑至此。新丰一县,撤民庐千九百区,夷墓扬骨,虚张顷畆,流毒居民。乞罢经理及冒括田租。”制曰:“可。”九月,蔡五九衆溃伏诛,馀党悉平,敕赏军士讨捕功,幷官死事者子孙。---《元史本纪》      
   《江西通志 贑州志》云,乙夘四月,宁都贼蔡五九,聚衆兔子寮五王庙,张汉髙旗帜,杀赵同知,围州城,烧四闗,势甚猖獗,奏遣张驴㑹江浙兵讨之,五王庙者,邑妖祠也,像设极魔恠,人莫敢侧目,土人类缚生口以祭。我军见之畏缩,押録王荣叔独奋,义火之,三火三灭,乃取妇人亵衣幂神首,一火而烬,遂平其城,石城弓兵,宋伏成于木麻坑,擒五九,伏诛。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9:09:14

本帖最后由 铁线草 于 2017-6-13 09:17 编辑

元代农民起义首领蔡五九谢燕颉(一)      在江西宁都国家森林公园翠微峰景区金精洞外的石壁上,刻有一则《平寇颂》,其文云:“延祐二载秋,赣宁都巨寇蔡五九煽乱,倔起众二万,侵薄州城,乘遽络绎。□□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阎豪奋然曰:‘国平宋,父武愍公南定江广于今四十年,何物孳竖,敢触天宪。’延帅兵属都事李肇等,率诸翼精锐,道以乡丁,长驱而来。奸徒奔溃,溺死填川。首恶负固,朝廷遣使视师。台宪官联至,□□□□,上赐虎符颛以兵柄,遂大举拥破巢穴。合战上虎嶂擒蔡,十月己卯戮于市,活□□胁从者万人。唯平章有功于国,有德于民,丕显于世,人长□颂,□宜□曰:‘皇图丕昌,奄有万方。孰盗以狂,有狂□氓。□弄□□,豨突我城。维李世臣,东国之均。帅师南巡,□□□□。章龙特殊,戎纛前驱。强弩劲弓,□□□空。□□□□,斯土殇平。耄倪更生,四野廓清。□两□□,□□□□。于国尽忠,贷其下人。薄施以仁,□民□□。□□□□,江右以宁。广其父声,金精嵯峨。州比颂扬,万古不磨。’奉议大夫赣州路宁都知州兼劝农事杨承式。”       这是当年宁都知州杨承式所撰写的一篇歌功颂德之词。大意是说延祐二年(1315)秋,江西宁都江洋大盗蔡五九煽动暴乱,崛起民众二万多,侵占了宁都州城,并加紧对外联络。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阎豪愤慨说:“国家平定了南宋,家父武愍公李恒南定江西、广东于今已有四十多年了,是什么东西,胆敢触动朝廷法令。”于是引进统兵所属都事李肇等,各自率领所部精锐,由乡丁带路,长驱直入而来。亡命之徒立即四散逃命而溃败,只见在江水里所溺死的尸体已填满了河流。那些首恶分子却仍然防守坚固,于是朝廷又派遣使臣来督率军旅。御史台官员也接踵而至,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赐以虎符颛给以兵权,于是就大举进攻,攻破巢穴,在会战时于上虎嶂擒获首领蔡五九,于十月己卯日杀戮于菜市口,同时活捉的胁从者也有上万人。唯其平章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显赫于世,人们也争相赞颂,并作四言诗说:“皇家版图博大昌盛,覆盖所有万方。什么盗匪敢以猖狂,所有猖狂群氓。玩弄人心,在我城乡像野猪受惊而乱奔。由于李氏历代有功勋的旧臣,东方之国的国政。率领军队南巡,军容强大。龙旗特别大,军旗为前驱。强弩劲弓,射向天空。浴血奋战,这片土地因为国战死者而平安。老少重生,四野肃清。为国尽忠,宽恕其下级。薄施以仁政,万民归心。江右得以安宁。推广其父声望,如金精山巍峨。全州到处颂扬,万古不磨灭。”奉议大夫赣州路宁都知州兼劝农事杨承式。      蔡五九(?—1315),江西省宁都县会同乡人,武艺高强,胆识超群。先祖蔡浚济五代时为虔州教授,遂定居宁都。据《宁瑞济阳蔡氏十二修族谱》载“五代时,九承事浚济由长安调任虔州教授,后迁居石城,迁葬虔化松上里。后裔恭公次子襄公迁闽仙游,宋天顺八年登进士第,官至端明殿大学士。襄公之子旬公迁居虔化北郭蔡。”武艺高强,胆识超群。因不满元残酷统治,于元延祐二年(1315)四月,在宁都会同兔子寮五王庙举起汉高旗帜,聚众起义造反,一时声势浩大,锐不可挡,很快占领了宁都、瑞金、石城及福建汀州府所属各县城,震撼全国。元统治者急令赣、浙、闽、苏诸省大军合力“围剿”,不久即被击败。同年九月五日,在木麻坑(今湛田乡境内)被擒就义。参加此次起义的幸存者及许多家族亲戚,均逃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避难,今贵州省部分地区尚有许多起义者之后裔。      李恒(1236-1285),字德卿,号长白,元称唐兀氏,元朝名将,西夏宗室后裔。元统三年(1335),任尚书断事官,以告李璮谋反之功,授淄莱路奥鲁总管。至元七年(1341),改宣武将军、益都淄莱新军万户,从伐宋,破樊城、襄阳、鄂州、汉阳,以功迁明威将军、宣威将军等。至正十四年(1354),败文天祥于江西,拜参知政事。至正十六年(1356),与张弘范在厓山灭宋。至正二十一年(1361),随镇南王脱欢征安南,中毒箭而死。追赠平章政事,谥武愍,又追封滕国公。(二)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沧州人阿失歹儿、睹海、塔海等聚众起义。十一月,阿失歹儿等被俘,惨遭杀害。      元延祐二年(1315)四月,因不满元残酷统治,蔡五九在宁都会同兔子寮五王庙,举起汉高旗帜,聚众起义造反,一时声势浩大,锐不可挡。牙梳山,坐落在安远乡与江西省广昌、石城三县交界处,海拔1387.3米,是宁化第二高峰。从主峰向东南曲折起伏,经雪峰山(海拔1310米)、金华山(海拔1314米)至仙山脑(海拔1310米).形成北部西缘大片山地。       据清李世熊《宁化县志》卷一山川志载:“过牙梳山而出建宁,凡闽、浙、江南诸省郡,悉支分于此,盖是山大嶂数十面。乡宁者其一面也。”      该山之巍峨险要。其山顶有天池一口,泉水汹涌,水深池广,泓然澈净,满山森林密布,荆棘丛生,水草茂盛,历来是山下各村民众避兵藏匿的好场所。       赣南农民起义军首领蔡五九、熊长脑皆聚此为寨,招兵练武,养兵蓄锐,为日后起事做好准备。延祐二年(1315年)八月,攻陷宁化县城,朝廷诏遣江浙行省平章张驴等率部讨之,九月五日,农民起义军被打败,蔡五九被杀。今山上石将军、石牛栏、石马槽、石床凳、石杵臼尚存。1998年牙梳山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自然保护区。       据《续资治通鉴》载:“延祐二年(1315)夏,四月,戊寅朔,日有食之。乙巳,帝如上都。宣徽院以供尚膳,遣人猎于归德,敕以其扰民,罢之。自特们德尔定括田之议,遣人分行各省,苛急烦扰,江西为甚。是月,赣州民蔡五九聚众作乱,远近骚动。”五月,蔡五九起义军围攻宁都,杀赵同知。       据《续资治通鉴》载:“五月,戊申朔,改给各道廉访司银印。辛丑,以济宁、益都亢旱,汰省卫士刍粟。赣州贼蔡五九围宁都,焚四关,戕赵同知,分掠郡邑。”六月,蔡五九起义军进攻瑞金、石城,及福建汀州府所属各县城,震撼全国。       七月乙卯日,元仁宗派江浙行省平章事章律镇压,敕令派遣兵捕捉蔡五九。当月,元军救援,宁都之围解除。但起义军转而攻下福建宁化县,自立为王。       据《元史》本纪第二十五仁宗二载:“(延祐二年秋七月)乙卯,赣州土贼蔡五九聚众作乱,敕遣兵捕之。”       据《续资治通鉴》载:“秋,七月,乙卯,遣兵捕讨蔡五九。”据《百家姓》载:“练氏东何公得姓后,其孙友明从河南第一次入闽建宁(唐称建州府)。传至第二十二代诏嘉公时,迁到江西新淦县三洲;传至第二十八代渊文公,字豪,任宁化教谕,再次从江西入闽,适值赣寇蔡五九作乱,攻陷宁化,豪公率眷属沿山区走避,迁居武平县象洞乡洋贝村(今洋背村)开基繁衍。”      八月丙戌日,宁都围解,蔡五九攻陷汀州宁化县,僭号称王,下诏派遣江浙行省平章张驴等率兵讨伐他。这次起义,迫使元廷于当年八月停止经理田粮。      据《元史》本纪第二十五仁宗二载:“八月丙戌,赣州贼蔡五九陷汀州宁化县,僭称王号,诏遣江浙行省平章张驴等率兵讨之。己丑,车驾至自上都。乙未,台臣言:‘蔡五九之变,皆由昵匝马丁经理田粮,与郡县横加酷暴,逼抑至此。新丰一县,撤民庐千九百区,夷墓扬骨,虚张顷亩,流毒居民,乞罢经理及冒括田租。’制曰:‘可。’”       据《续资治通鉴》载:“八月,丙戌,官军击蔡五九,宁都围解。五九益修攻具,招集失业之民,势益张,遂陷汀州宁化县,僭称王号;遣江浙行省平章章律等率兵讨之。己丑,帝至自上都。乙未,台臣言:“蔡五九之变,皆由鼐智密鼎经理田粮,与郡县横加酷暴,逼抑至此;新丰一县,撤民庐千九百区,夷墓扬骨,虚张顷亩,流毒居民。请罢经理及冒括田租。”时台臣不敢斥言特们德尔建议之非,但言有司奉行不善,帝悟其弊,命罢其役。诏下,民大悦,由是五九之势渐衰。”       因元廷急令赣、浙、闽、苏诸省大军合力“围剿”,起义军不久即被击败。九月五日,蔡五九在木麻坑(今湛田乡境内)被莒州翼千户王英擒获而就义。参加此次起义的幸存者及许多家族亲戚,均逃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避难,今贵州省部分地区尚有许多起义者之后裔。       据《元史》列传第七十五载:“王英,字邦杰,益都人。性刚果,有大节,膂力绝人,善骑射。袭父职,为莒州翼千户。父子皆善用双刀,人号之曰‘刀王’。至元二十九年,江西行枢密院命帅师南雄,讨贼丘大老。贼六百余人突至,英与战,杀其渠帅刘把东,获九十余人。元贞元年,从左丞董士选讨大山贼刘贵,擒之。二年,讨永新、安福二州贼,余党皆息。延祐二年,宁都贼起,行省命英率各万户军讨之。贼势甚张,英屡战皆胜,斩获不可胜数,积尸盈野,水为不流。行省平章李世安,遣英迓江浙平章张闾所领军于闽境,至木麻坑,擒贼蔡五九。又追贼至上虎嶂,遇贼三千余人,尽歼之。”九月丁未日,张驴以括田逼死九人,敕令吏部尚书王居仁等审讯。起义军全面瓦解,元廷封赏有功将士及子孙。      据《元史》本纪第二十五仁宗二载:“九月丁未,张驴以括田逼死九人,敕吏部尚书王居仁等鞫之。”“壬戌,蔡五九众溃伏诛,余党悉平,敕赏军士讨捕功,并官其死事者子孙。”      据《续资治通鉴》载:“九月,丁未,章律以括田逼死九人,敕吏部尚书王居仁等鞫之。壬戌,蔡五九众溃,伏诛,馀党悉平。赏军士讨捕功,并官死事者子孙。”      据《新元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载:“秋七月乙卯,赣州贼蔡五九等作乱,自称洞王。己丑,命铁木迭儿总宣政院事,诏谕中外。八月丙戌,蔡五九陷汀州宁化县,僭号蔡王,遣江浙行古平章政事张驴等讨之。己丑,车驾至自上都。乙未,以蔡五九之乱。罢江浙经理田赋及冒括田租。壬寅,诏江浙行省印《农桑辑要》万部,颁行各路。旌表贵州达鲁花赤相兀孙妻脱脱真死节。九月丁未,敕吏部尚书王居仁鞠张驴括江浙田租,通死九人之罪。壬戌,蔡五九伏诛。”(三)       元仁宗经理田赋,实行“汉法”政治,也采用汉人传统的理财方法经理田赋。延祐元年(1314),平章政事章闾上言,“以熟田为荒地者有之,惧差而析户者有之,富民买贫民田而仍其旧名输税者亦有之。由是岁入不增,小民告病。”(见《元史·食货志》)元廷以抚田为名,大规模侵占农民土地、房屋。元仁宗奇渥温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时,推行铁木迭儿“括田”之议,掠夺民田,加重剥削,致使农民纷纷起义反元。延祐二年(1315),仁宗延祐经理田粮,江西赣州地区由呢匝马丁主持。因昵匝马丁刻期追索,横加酷暴,至于“撤民庐”、“夷骨扬墓”,造成民不堪命的局面。其中尤以宁都(今江西宁都)情况最为严重。       延祐经理,是元仁宗延祐年间在江南地区采取的清查田亩的措施。所谓经理,即查核田土顷亩、理算租税钱粮,并对隐漏田产追征租赋。       当时江南富豪和诸王、寺观等大量隐占官、民田产,强者田多税少,弱者产去税存,赋役不均,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延祐元年(1314),鉴于当时田亩“欺隐尚多,未能尽实”,造成国家“岁入不增”,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采纳中书平章政事章闾(一作张驴)的建议,行经理之法。遂以章闾、你咱马丁(一作呢匝马丁)、陈士英等分别前往河南、江浙、江西督办,并责成行御史台及枢密院给予行政和军事协助,行御史台分台镇遏,枢密院以军防护。       采取“揭榜于民,限四十日,自实于官”,严令百姓于限期内向官府申报本户的田亩数量,重新登记,作为征收租税的依据;如有欺隐作弊者,许知情者告发,依法治罪。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级官吏贪刻,且与地方富豪互相勾结,以无为有,妄增亩数,而有很多富民却因贿赂官吏隐瞒田产,人民深受其害。       由此延祐经理成了流毒三省的一项暴政,至有逼死人命及拆毁民屋、发掘民墓以虚张顷亩之事。       后元仁宗迫于形势,下诏凡在三省经理中查出的漏隐田土,免征租税三年。五年,又下诏罢河南新括民田,依旧例输税;江西部分地区,因民众反抗,亦曾诏免新税。但是实际上许多地方都以这次经理确定的田土亩积登入籍册,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后来所谓“尽革虚增之数”,只是封建史家的溢美之辞,延祐经理以失败告终。       章闾,又名张驴,曾任行台中丞、行宣政院使、中书左丞、太子少保至大四年(1311)调任江浙行省平章。元仁宗时中书平章政事。元成宗大德初年,为南台御史中丞。大德十年(1306),由行宣政院史改任中书平章政事,加少保。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元仁宗即位,召议大政。出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皇庆元年(1312),召拜中书平章政事。延祐元年(1314),因元廷财政困难,与中书右丞铁木迭儿主张查核江浙、江西、河南等地田粮,令有田之家及寺观、学校皆实报田数并入税,史称“延祐经理”。奉命赴江南主持其事。次年,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统兵镇压赣州(今属江西)蔡五九起事。旋因在江南括田贪刻用事,虚增粮数,流毒生民,逼死人命,遭劾查治。(见《元史》卷20-26《成宗本纪》、《武宗本纪》、《仁宗本纪》)      张闾是个有名的贪官,被人称为“张驴”,是与关汉卿名剧《窦娥冤》中那个阴险狡诈的地痞张驴儿几乎同名。《窦娥冤》创作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之后,也许就是因为当时张闾在江南声名狼藉而影射他,羞辱他。      据《元史》载,大德三年(1299)张闾曾因受贿而遭到御史的弹劾,但被皇帝宽赦,未予追究。延祐元年(1314),朝廷派张闾“经理江南田粮”,他到江南后“贪刻用事,富民黠吏,并缘为奸”,搞得“人不聊生,盗贼并起”,并且“以括田逼死九人”,于延祐二年(1315)九月将张闾逮捕下狱。黄公望因为是张的书吏,好多文书、帐目皆出于其手,也被牵连下狱,时年四十七岁。       实行经理田粮的初衷,是为了平衡贫富差距,缓和矛盾,增加国库收入,但结果却是“期限猝迫,贪刻用事,富民黠吏,并缘为奸。以无为有,虚具于籍者,往往有之。于是人不聊生,盗贼并起,其弊反有甚于前者”。结果如此之糟,仁宗不得不于次年下诏停止实行。       九月,张闾因为“以括田逼死九人”被捕下狱,黄公望(子久)也被牵连其中。王逢《梧溪集》记“(黄公望)会张闾平章被诬,累之,得不死,遂入道云”。       张闾在元代是个有名的贪官,据《元史•成宗本纪三》,早在大德三年(1299),张闾就有贪赃枉法的劣迹:“三月乙巳,行御史台劾平章教化受财三万余锭,教化复言平章的里不花领财赋时盗钞三十万锭,及行台中丞张闾,受李元善钞百锭,敕俱勿问。”       据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说:“蔡五九起义一三一五年(仁宗延祐二年)四月呢匝马丁在江西经理田亩,赣州宁都民蔡五九等在兔子寮五王庙,杀猪置酒,聚众执刀起事。五九自号洞主。六月,起义军袭宁都州,杀赵同知,烧四关。八月,攻陷汀州宁化县,五九自称蔡玉,骑马列仪卫,打出汉高祖旗帜,大造战棚、炮架等攻具,声势浩大。元廷被迫缓征新租三年,并以江浙、江西两行省会兵镇压。起义者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遭到失败。官军肆行屠杀,积尸盈野。蔡五九在福建境之木麻坑被擒,余众三十余人又在上虎蟑被围歼。这次起义的直接导火线虽然是经理中虚张顷亩、冒括田租扰民,但起义军大张汉高祖刘邦的旗帜,反蒙复汉的目标是很鲜明的。一三一八年,赣州宁都县刘景周因政府征括新租,又一次聚众反抗,迫使朝廷免征新租。”      另据蔡东藩《元史演义》说:“赣州土豪蔡五九,素有武力,且颇任侠,乡民推为首领,抗拒官长。一夫作难,万众响应,顿时江漳诸路,四起为乱,蔡五九乘此机会,占夺汀州宁化县,戕杀有司,居然称王建号,号令四方。夺了一县,就想为王,器量如此,安能成事。江浙行省平章张闾,奉皆往剿,五九也率着众人,前来抵敌,究竟一时乌合,敌不住多大官军,战了数次,弄得十人九死,那时五九势穷力蹙,逃入山谷,被官军蹑迹追寻,生生拿住,讯实正法,做了无头之鬼。       张闾上章奏捷,仁宗才觉心慰。惟台臣上言五九作乱,由括田增税所致,乞罢各省经理,有旨准奏。只铁木迭儿揽权如故,反且贪虐加甚,凶秽愈彰,朝野虽然侧目,可奈铁木迭儿气焰熏天,欲要把他弹击,好似苍蝇撞石,非但不能动他,而且还要灭身,大家顾命要紧,自然相率箝口。”      蔡五九武艺高强,有胆有识,因不满元朝黑暗统治而发动起义,所领导的起义军也是非分明,纪律严明,有正义感,为仁义之师,能保护病母、孝子、节妇。      据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载:“蔡五九之乱,禄孙负其母,挈其妻,随众入山避之。盗至,众散走,禄孙守母不去。盗将刃其母,禄孙以身翼蔽曰:‘宁杀我,勿伤吾母。’时母病,渴,觅水不得,禄孙含唾喣之,盗相顾骇叹,不忍害,反取水与之。有掠其妻去者,众责之曰:‘奈何辱孝子妇!’使归之。事闻。赐旌表。”       蔡五九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点亮了黑暗中的明灯,点燃了反抗的烈火,动摇了元廷的统治地位,五十年后元朝灭亡。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9:37:44

皇位争夺与统治的衰败元朝自成宗以后到韩林儿、刘福通发动农民大起义的近半个世纪中,长期陷入皇位争夺的纷争,先后更换了八个皇帝。蒙古宗王的武装反乱在成宗时基本上停止。蒙古贵族内部的纷争主要表现为对皇权的争夺。这种争夺,又和在汉地实行汉法的贵族与蒙古草原贵族保守势力的斗争结合到一起。元朝统治集团一直处在变乱之中,动荡不稳。世祖、成宗无法解决的财政危机,武宗以后各朝继续恶化。钞法的混乱造成经济的崩溃。人民遭受着日益严重的压榨。政权腐败,贪贿成风,整个社会处在极度黑暗的统治之下。驻守在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地区的蒙古军兵,与汉人杂处,凭借特权,流连享乐,日益削弱了作战的能力。在蒙古贵族的权力争夺中,钦察、阿速、康里等军兵,逐渐起着重要的作用。历代蒙古皇帝都不通晓汉语文。仁宗、文宗相继提倡汉文化,特别提倡程朱道学,讲述伦常以维护其统治。但由于蒙古草原贵族势力的强大和贵族内部行汉法与反汉法斗争的反复进行,元朝统治者一直没有象辽、金那样趋于汉化。但也由于此,元王朝始终未能建立起对汉族人民的稳固的统治。在沉重的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下的各族人民,不断掀起了反抗元朝统治的武装起义一、皇位之争与尚书省的重建(一)武宗即位之争成宗铁穆耳皇后弘吉刺氏失怜答里生子德寿。一三○五年六月,成宗立德寿为皇太子。同年十二月,德寿病死。一年以后,大德十一年(一三○七年)正月,成宗病死,无嗣。贵族们只能在皇侄中选择皇位的继承者,因而发生争夺,又酿成贵族间的火并。一二九九年,失怜答里后病死,成宗立伯牙吾氏卜鲁罕为后。成宗多病。卜鲁罕后参予政事。一三○六年,成宗将其兄答刺麻八刺(已死)妃弘吉刺氏答吉及其子爱育黎拔力八达贬于怀孟。成宗死后,卜鲁罕与左相阿忽台等谋立安西王忙哥刺(忽必烈第三子)之子阿难答为帝。阿难答承袭父封,统治秦蜀之地,信奉伊斯兰教,因而与信奉喇嘛教的成宗不睦,但得到色目官员的支持。成宗死前几日,阿难答与宗王明里铁木儿等已赶来京师,策划奉卜鲁罕后称制,然后拥阿难答夺取皇位。但是,右丞相哈刺哈孙等蒙汉官员则拥戴真金的儿子答刺麻八刺的两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自一二九九年领兵与海都作战,多立战功,封怀宁王。这时驻戍阿尔泰山,镇守北边。哈刺哈孙密遣使臣,北迎海山,南迎答吉与爱育黎拔力八达母子。又封闭府库、收京师百官符印,称病不署文书,以待海山兄弟的到来。爱育黎拔八达在怀孟,得密报后,与讲儒学的师傅李孟商议。李孟回答说:“支子不嗣,是世祖的典训。”“殿下当奉大母,急还宫廷,以折奸谋,固人心。”一三○七年二月间,爱育黎拔力八达奉母妃入京师,派遣李孟与右相哈刺哈孙合谋,不等海山军至,先行举事。卜鲁罕原定三月初三听政。三月初二日,爱育黎拔力八达乘马入宫,哈刺哈孙自朝中出迎,捕阿难答,斩阿忽台等谋臣。爱育黎拔力八达监国,以李孟参知政事,并派遣使臣往迎海山。镇守北边的海山在二月间得报后,三月初,到达和林,召诸王集议。诸王推戴海山称帝。海山说,我母、我弟都在大都,等诸亲毕至,再议。当他听到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自称监国行使号令,十分不满。札鲁忽赤阿沙不花奉使至野马川见海山,陈说答吉及爱育黎拨力八达遣使之意,说:“监国所以备他变,以待陛下,臣万死保其无他。”五月间,海山领兵到上都。爱育黎拨力八达随母来迎。蒙古左右部诸王在上都集会,决议废卜鲁罕后,出居东安州,赐死。又押解阿难答、明里铁木儿等到上都处死。会议推举海山在上都即皇帝位(武宗),以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作为海山的继承人。阿沙不花受命回大都处治阿难答余党。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曾经采用“汉法”立太子,以确定皇位的世袭,但由于蒙古传统势力的强大,选汗会议的制度(忽里勒台)继续存在。皇位的继承仍必须经由大会选举的程序。成宗以皇孙而被立为“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又以皇弟而被立为“皇太子”,所谓“皇太子”,即皇位的继承人。忽里勒台制与“立太子”的候选制交惜而行,使元朝皇位的继承长期不能形成确定的制度。蒙古宗王之间,利用推选皇帝来争夺权利。自武宗以后,皇位继承多次演为剧烈的斗争,元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了。(二)尚书省的重建封赏之滥 武宗即位后,为争取诸王大臣的拥戴,滥加封赏。宗王多人加封王爵,大臣封国公。中书省自丞相、平章政事以下,屡加官爵,并滥封遥授。宦官李邦宁也因得宠信加授司徒兼左丞相。九月,中书省臣请依旧制简汰冗官定为十二员。塔刺海为右相、培思不花为左相,床兀儿、乞台普济、阿沙不花、塔失海牙并为平章政事,但很快就又有增多。枢密院署事也多至三十二人,御史大夫增为四人。诸近侍从皇帝那里请得玺书,不经过中书省,即可取得官职。由武宗降旨授官者多至八百八十余人。武宗又改和林等处都元帅府,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以太师月赤察儿为行省右丞相,原中书右丞相哈刺哈孙出任行省左丞相。从此,蒙古漠北地区也成为元朝的一个行省。武宗即位前,蒙古诸王在和林集会,都给与赏赐,即位后再次封赏。中书省臣奏报说:“成宗即位之初,承世祖府库充富,比先例赐金五十两者增至二百五十两,银五十两者增至百五十两。”武宗指令仍按成宗时数额赏赐。母后答吉及弟“皇太子”各给金二千七百五十两,银十二万九千余两,钞万锭,帛二万余匹。武宗又在旺兀察都地建中都行宫,发六卫军万八千人供役。九月,中书省臣即奏报“帑藏空竭”,并说:政府每年常赋四百万锭,除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常年支用只有二百七十余万。“自陛下即位以来,已支四百二十万锭。又应求而未支者一百万锭”。武宗即位四个月后,就已“财用不给”,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据至大元年二月中书省臣的报告,统计两都军粮、诸所营缮、及一切供需,合用钞八百二十余万锭,超出常年赋入的一倍。尚书省“理财” 元世祖忽必烈时,阿合马与桑哥都曾设置专理财政的尚书省,先后罢废。武宗在一三○七年九月,再度议立尚书省,命以脱虎脱、教化、法忽鲁丁三人任省事。但朝臣中鉴于前两次失败,持异议甚力,迟迟未行。一三○九年八月,以乞台普济为尚书省右丞相、脱虎脱为左丞相,三室奴、乐实为平章政事,用官六十四员。规定“旧事从中书,新政从尚书”。改各地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尚书省开始了理财的“新政”。新造钞币——一三○八年(至大元年)二月,中书省臣上言“陛下登极以来,锡赏诸王,恤军力,赈百姓,及殊恩泛赐,帑藏空竭,预卖盐引”。又说:“臣等固知钞法非轻,易敢辄动,然计无所出,今乞权支钞本七百一十余万锭,以周急用。”到一三○九年九月,已借支钞本至一千万锭以上。物重钞轻,钞法大坏。尚书省平章政事乐实请变更钞法。一三○九年九月,新造“至大银钞”颁行。至大银钞自二两至二厘定为十三等,一两准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罢废中统钞,各地限一百日至平准行用库倒换。仍拨至元钞本百万锭,以资国用。到一三一○年冬,至大银钞共印造一百四十五万余锭。至大三年(一三一○年)正月,又铸造铜钱行使。元朝建国后,只造纸币。武宗时新造的铜钱,分为“大元通宝”“至大通宝”两种。至大通宝一文合至大银钞一厘,大元通宝一文合至大通宝十文。历代铜钱也都相参通用。京师设立资国院,山东等六行省设泉货监,管领铸钱事务。铜钱行用后,又毁至元钞版,只用至大银钞与铜钱相权通用。定税课法——一三一○年,定税课法。诸色课程,以一三○七年的旧额、元增,总为正额,折合至元钞数。自一三一○年开始,税课官员能再增收九分(正额十分之九)者为“最”,不到三分者为“殿”,堵到七分至三分者,分别称为上酬、中酬、下酬。税课官以税额多少评定等第。税课法鼓励官员多方征税,肆意加重对人民的剥夺。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9:38:18

二、仁宗的“汉法”政治武宗海山沉溺酒色,即位不满四年,即在至大四年(一三一一年)正月病死,年仅三十一岁。依据武宗即位时的定议,同年三月,“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即皇帝位(仁宗)。仁宗曾随李孟学习儒学,倚重汉人文臣。即位后,革除武宗诸设施,力行“汉法”。元朝政局又为之一变。废尚书省 武宗设尚书省时,遵循旧制,以太子兼尚书令。武宗死后,仁宗不待正式即位,即在正月间废尚书省,并以“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的罪名,拘捕脱虎脱、三宝奴、乐实等处死。仁宗排除异己,以巩固帝位,同时改变制度,各地行尚书省仍为行中书省。以云南行省左相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完泽、李孟并为平章政事。废至大钞钱 仁宗三月即位,四月即下诏罢废至大银钞及铜钱。诏书说:“比者尚书省不究利病,辄意变更。既创至大银钞,又铸大元、至大铜钱。钞以倍数太多,轻重失宜;钱以鼓铸弗给,新旧恣用。曾未再期,其弊滋甚”。诏令罢废资国院、泉货监。各处至大钞本及至大铜钱,截日封存。民间行使者至行用库倒换。依旧印造中统钞及至元钞,子母并行。凡官司出纳,一准中统钞数。这年十二月,派官监视焚毁至大钞。尊孔崇儒 仁宗自居怀孟时,即从李孟讲论儒术。做“皇太子”时,有人进《大学衍义》,他命节译进讲,说“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并命与《图象孝经》、《列女传》一并刊行,赐给臣下。仁宗即位后,信用李孟等汉臣,尊孔崇儒,力行“汉法。”成宗即位时,曾诏中外崇奉孔子。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仁宗即位后,命国子祭酒刘康到曲阜,以太牢(牛牲)祭孔子。一三一三年六月,又以宋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及元儒许衡从祀孔子庙廷。一三一四年,敕中书省议,孔子五十三代孙袭封衍圣公。一三一六年六月,封孟轲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夫人。仁宗通过对孔孟程朱以至元儒许衡等的崇奉,以表明对儒学的尊崇。仁宗曾紧握拳头对臣下说:“所重乎儒者,为其握持纲常如此其固也。”又说:“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之道也”。一再表明以儒家的纲常之道作为元朝政治的统治思想。一三一一年武宗死后,仁宗即征召世祖朝有声望的老臣程鹏飞、萧■、刘敏中、王思廉、程矩夫等入朝,同议政务。闰七月,中书丞相完泽、李孟上言:“方今进用儒者,而老成日以凋谢。四方儒士成才者,请擢任国学、翰林、秘书、太常或儒学提举等职,伸学者有所激劝”。仁宗指令“自今勿限资级,果才而贤,虽白身(平民)亦用之”(《元史·仁宗纪》)。汉人儒士广被擢用,儒学在元朝得到空前的重视。仁宗即位后不久,读《贞观政要》,说“此书有益于国家”,命译为蒙古语,使蒙古、色目人诵习。一三一四年,又命集贤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与李孟择要译写《资治通鉴》进呈。一三一七年,仁宗命将《大学衍义》译为蒙语,次年,由江浙行省刊印。仁宗以五十部分赐朝臣。汉文经史的翻译,使儒学在蒙古、色目官员中也逐渐得以流传。实行科举 蒙古太宗窝阔台时,曾用耶律楚材议,在汉人俘户中考选文士,中试者得放免为儒户,并非科举取士。忽必烈建国后,史天泽、王鹗及和礼霍孙等先后建议行科举,未能实现。仁宗即位后,一三一三年,中书省上言,实行科举,以经学取士,因为“经学实修己治人之道,词赋乃摛 章绘句之学”。李孟对仁宗说:“人才所出,固非一途,然汉、唐、宋、金,科举得人为盛。今欲兴天下之贤能,如以科举取之,犹胜于多门而进。然必先德行经术,而后文辞,乃可得真材。”这年十一月,仁宗下诏正式实行科举,规定“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自一三一四年八月,各郡县推举年在二十五岁以上的举人(参加考试的文士)经乡试后,次年二月在礼部会试,然后御试。以后,科场每三年开试一次。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别考试出榜。蒙古、色目第一场试“经问”五条,双人南人第一场试“明经”、“经疑”二问,都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汉人南人加试经义一道。《诗经》以朱熹注为主,《周易》以程、朱说为主,《尚书》以蔡沈注为主,《春秋》许用三传及胡安国传(注),《礼记》用古注疏。蒙古、色目第二场考试策一道。汉人、南人第二场考试古赋诏诰章表,第三场考试策一道。蒙古、色目人如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仁宗对待臣说:“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非用儒士,何以致此?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科举实行后,在政治上多少满足汉人地主要求广开仕途的愿望,也使汉文化在蒙古、色目人中进一步传播。考试规定用朱熹注,又使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学术,进而确立了理学的思想统治,影响是深远的。经理田赋 仁宗实行“汉法”政治,也采用汉人传统的理财方法经理田赋。一三一四年,平章政事章闾上言,“以熟田为荒地者有之,惧差而析户者有之,富民买贫民田而仍其旧名输税者亦有之。由是岁入不增,小民告病。”(《元史·食货志》)他建策行经理之法,使有田之家及诸王位下、寺观、学校、财赋等田,一切从实自首,做到“税入无隐”。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也主此议。仁宗派章闾往江浙,昵匝马丁等往江西,陈士英等往河南经理。经理之法,先期揭榜,限四十日,各以其家所有田亩数,向官府如实自报。作弊者许人告发治罪。三省实行经理后,遭到贵族、乡豪的抵抗,官员以虚为实,妄增顷亩,因缘为奸,也出现了许多流弊。一三一五年秋,江西赣州蔡五九聚众起兵,攻陷汀州宁化县。江浙行省出兵镇压。御史台上奏说:“蔡五九之变,皆由昵匝马丁经理田粮,与郡县横加酷暴,逼抑至此。信丰一县,撤民庐千九百区,夷墓扬骨,虚张顷亩,流毒居民,乞罢经理及冒括田租。”(《元史·仁宗纪》)经理田赋又因而停止。平察合台后王 察合台后王自成宗时已归服元朝。武宗时,察合台汗宽彻曾将撤马尔罕、塔刺思(塔拉斯)、塔失玄(塔什干)等城在成吉思汗时所造的户口青册,迸呈元廷,以表示臣服。仁宗时,也先不花图谋联合金帐汗国月即别汗反元,月即别不从。一三一四年,元朝镇守北边的大将床兀儿出兵至亦忒海迷失之地,大败也先不花,遣使报捷。次年,又在赤麦干之地,击败也先不花的将领也不干和忽都帖木儿,追出其境,至铁门关。在札亦儿之地大败也先不花的大军。此战之后,西北平服。察合台后王不再发生叛乱。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9:38:55

三、皇位争夺的延续(一)英宗继位与南坡之变武宗时,尊生母弘吉刺氏答吉为皇太后。仁宗朝,皇太后干预朝政,以成宗和武宗朝的宣徽使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一三一二年,铁木迭儿因病去职。一三一四年九月,再为右丞相,回回人合散为左丞相。铁木迭儿依靠太后的倚信,贪贿专权。一三一七年六月,御史中丞杨朵儿只(西夏人)与中书右丞萧拜住(契丹人)上章弹劾,列举贪污事实说“内外监察御史凡四十余人共劾铁木迭儿桀黠奸贪,阴贼险狠,蒙上罔下,蠢政害民。”“且既己位极人臣,又领宣政院事,以其子八思吉思为之使。诸子无功于国,尽居显贵。”“私家之富又在阿合马、桑哥之上”,请将铁木迭儿斩首治罪。仁宗得奏震怒,下诏逮问。铁木迭儿在太后的兴圣宫近侍家躲藏。仁宗恐伤太后意,只令罢相,不再问罪。次年,又起为太子太师。早在武宗即位时,诸王会议兄弟叔侄世代继承汗位。一三一五年,仁宗封武宗子和世■为周王,次年命周王出居云南。十二月,仁宗立己子硕德八刺为太子。周王和世辣途经陕西,与武宗旧部起兵反,攻潼关,破河中府,失败。和世■逃往阿尔泰山以西。延祐七年(一三二○年)正月,仁宗三十六岁,病死。太后答吉随即命铁木迭儿复为中书右丞相,三月,拥立十七岁的太子硕德八刺即皇帝位(英宗)。铁木迭儿复相,即捕杨朵儿只及萧拜住,加以前时违太后旨的罪名斩首。又收夺中书乎章政事李孟前后封拜制命,降授集贤侍讲学士。上都留守贺伯颜素与铁木迭儿不和,铁木迭儿以“便服迎诏”的罪名把他处死。铁木迭儿又把曾经弹劾他的前御史中丞赵世延(汪古部人)逮捕入狱,想要诬陷治罪,因英宗回护,才得获释。铁木迭儿依靠太皇太后的支持,专权报复。五月,英宗罢免原左丞相合散,出为岭北行省平章政事。起用安童孙拜住为中书左丞相,以为牵制。他对拜住说:“朕委卿以大任,因你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卿念祖宗令闻,岂能不尽心!”有人告发合散与中书平章黑驴、御史大夫脱忒哈、徽政使失列门(铁木迭儿党)等阴谋发动政变。英宗与拜住密谋,拜住说:“此辈擅权乱政久矣。今犹不惩,阴结党与,谋危社稷,应该正法。”请拘捕审讯。英宗说“彼若借太皇太后为词,若何?”英宗显然怀疑谋叛者得到太皇太后的支持,命拜住立即带领卫士将他们擒捕斩首。拜住得英宗信用,铁木迭儿又援引左丞张思明,密谋害拜住。英宗不为所动。一三二二年二月,将钦察卫分置左、右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由拜住总领。八月,铁木迭儿病死。十月,拜住升任右丞相,朝中不再设左丞相。拜住独任朝政。英宗屡修佛事,诏各郡建八思巴殿,制度过于孔庙。在上都作金塔,藏佛舍利。又在各地修建佛寺。监察御史观音保等谏造寿安山佛寺,英宗怒杀观音保等。英宗对色目集团甚为嫉视。毁上都回回寺,以其地建八思巴帝师寺。又问拜住,可否以佛教治天下。拜住回答说:“清净寂灭,只可自治。若治天下而不讲仁义,则纲常混乱。”英宗崇佛而用儒,信用拜住,起用名将张弘范子张珪为中书平章政事,辅佐执政。铁木迭儿死后,拜住处置铁木迭儿父子及义子御史大夫、左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钦失等贪赃不法事,将铁木迭儿子八思吉思处死,籍没家产。英宗说:“八思吉思虽事朕日久,今其有罪,当论如法。”特赦铁失。一三二三年二月,太皇太后答吉病死。五月,监察御史盖继元等又上言铁木迭儿“奸险贪污”。英宗诏令毁铁木迭儿及其父、祖碑,追夺官爵及封赠制书,告谕中外。铁木迭儿一派官员,遭到沉重打击,但并没有甘心于失败,密谋反乱。一三二三年秋,英宗自上都南还,右丞相拜住等从行,至南坡驻营。御史大夫铁失与铁木迭儿子、前治书御史锁南、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平章政事赤斤铁本儿等发动政变,铁失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铁失入英宗行帐,亲手杀死英宗。(二)泰定帝的统治与皇位的再争夺泰定帝的统治 忽必烈太子真金的长子甘麻刺,封晋王,镇守北边。甘麻刺死后,子也孙铁木儿袭封晋王,仍镇守漠北。王府内史倒刺沙常侦察朝廷的动静,并与朝廷中的反叛势力有密切联系。铁失发动政变前,曾派遣使臣来王府,告以与也先铁木儿等密谋杀英宗,事成后,推立晋王也孙铁木儿为帝。并密告倒刺沙,不令王府大臣旭迈杰得知。晋王囚禁来使,遣使去上都告变。使臣未到,英宗已被杀死。一三二三年九月,晋王也孙铁木儿在克鲁伦河畔即帝位(泰定帝)。以也先铁木儿为右丞相,倒刺沙为平章政事,铁失为知枢密院事。泰定帝确立了皇位后,十月即派遣使臣去上都,斩也先铁木儿等,以旭迈杰为右丞相,回回人倒刺沙为左丞相,纽泽为御史大夫。旭迈杰、纽泽等至大都,捕铁失、赤斤铁木儿等处死。十一月,泰定帝至大都,继续处治参与政变的官员,斩锁南。改明年年号为泰定。泰定帝以故丞相拜住子答儿麻失里为宗仁卫亲军都指挥使,彻里哈为左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为被铁木迭儿杀害的杨朵儿只、萧拜住等昭雪,并进而对仁宗时冤死的观音保等家属赐地安抚。仁宗时流放的诸王大臣二十余人,也都赦免。泰定帝又命平章政事张硅、翰林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学士吴澄、集贤直学士邓文原等进讲《帝范》、《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以示学习“汉法”。泰定元年(一三二四)立皇子阿刺吉八为太子,设詹事院太子詹事官,将《帝训》译为蒙语,授太子,并敕中书省臣访求名儒以为太子辅佐。泰定帝也是佛教的狂热崇奉者。帝师弟公哥亦思监自西藏来大都,诏令中书省臣持羊酒郊迎。帝师兄唆南藏卜娶公主,被封为白兰王,赐给金印、圆符。泰定帝并向帝师受佛戒。泰定帝也在各地建佛寺,屡修佛事。帝师的弟子番僧加号司空、司徒、国公,佩金、玉印章者甚多。泰定帝也争取色目人的拥戴,在上都重建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又在大同路建礼拜寺。色目商人得到丞相倒刺沙、平章政事乌伯都刺的支持,向朝廷大量贩卖珠宝。泰定帝在位仅有五年。他自称“凡所以图治者,悉遵祖宗成宪”,并没有什么新的建树。前朝未能解决的“国用不足”的财政困难,更加发展。一三二五年五月,旭迈杰等因“国用不足,请减厩马,汰卫士,及节诸王滥赐”。七月,因国用不足,停止书写金字藏经。一三二六年五月,中书省奏报岁钞出纳之数,又请节用以补不足。泰定一朝,始终处在财政窘困之中。一三二八年七月,三十六岁的泰定帝在上都病死。皇位的继承,又起纷争。皇位争夺战 泰定帝死后,留守大都的金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大将床兀儿之子)和西安王阿刺忒纳失里(奥鲁赤后王)发动了政变。八月初四日,百官集兴圣宫,燕帖木儿率勇士逮捕中书平章乌伯都刺等下狱,宣布迎立武宗的二子(和世■、图帖睦尔),不从者死。和世■自仁宗时逃往阿尔泰山西,察哈台后王率部来附,和世■遂立足西北,统治各部。图帖睦尔在英宗时被流放到海南琼州。泰定帝时召还,封怀王,出居建康,又徙江陵。燕帖木儿于发动政变当日,即遣使往江陵接怀王图帖睦尔。燕帖木儿和西安王共守内廷,籍府库,收符印,召百官入内廷听命。任命前湖广行省左丞相别不花、右丞速速为中书左丞相和左丞,太子詹事塔失海涯为平章政事;调兵守御关要。政变十天后,图帖睦尔由使者陪同从江陵出发,经汴梁,河南行省平章伯颜领兵扈从北行。月底,图帖睦尔到大都。九月,即皇帝位,改元天历,宣称待大兄(和世■)到来让位。上都方面,辽王脱脱(斡赤斤后)、梁王王禅(甘麻刺孙,泰定帝侄,封地在云南)、右丞相塔失铁木儿、左丞相倒刺沙、御史大夫纽泽等闻变,九月间也在上都拥立泰定帝幼子阿刺吉八即皇帝位。上都与大都形成为两个皇帝并立的对峙局面。上都与大都的蒙古宗王大臣,各拥一帝,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燕帖木儿发动政变后,弟撒敦和子唐其势自上都返回。燕帖木儿父、祖(床兀儿、土土哈)所建立的钦察卫亲军,由这一家族世袭统领,是一支强劲的部队。他以企枢密院事留守大都,掌管枢密院符印,又征调其他各卫兵屯京师,扼守居庸关等要地。阿速卫指挥使脱脱木儿、贵赤卫指挥使脱迭出先后从上都来附,更加强了大都方面的兵力。上都王禅、塔失铁木儿等领兵南下,到达榆林。九月,王禅攻破居庸关,进兵昌平。燕帖木儿督军力战,收复居庸,王禅败走。上都兵别部由知枢密院事竹温台率领,攻破古北口,进至顺义境。燕铁木儿挥军掩袭。上都兵战败,退出口外。这时,辽东诸王朵罗台、太平率领辽东军,支援上都,进逼通州,指向大都。十月,燕铁木儿急引军还师拒战,败辽东军于檀子山。上都诸王忽刺台、阿刺帖木儿率部由山西破紫金关,陷涿州而北。燕铁木儿又急忙率军循北山而西,趋良乡,至卢沟桥,忽刺台遁走。上都兵复入古北口,燕铁木儿御之于檀州。这时,湘宁王八刺失里(泰定帝侄),赵王马札儿罕起兵响应上都,进犯冀宁。陕西行台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也分军三道东迸,河南一路进逼虎牢关。四川行省平章囊加台、云南行省左丞相也儿吉尼遥相呼应。上都兵虽然在大都城下屡次受挫,然而就全局来说,仍然声势浩大。正当上都兵倾全力南犯时,在东北的东路蒙古元帅不花帖木儿(燕帖木儿之叔)与搠只哈撤儿后王齐王月鲁不花在十月十三日乘虚进围上都,留守倒刺沙等出降。阿刺吉八被俘。上都的支持者失去了首领,相继溃败瓦解。图帖睦尔获得全胜。梁王王禅及倒刺沙、纽泽等均被处死。(三)明宗的被害图帖睦尔在大都即位后,遣使臣哈散、撒迪等北迎和世■。和世■自北边启行,察合台后王与沿边元帅朵列捏、旧臣孛罗等随从。至金山,先命孛罗奉使来京师。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年)正月,和世■在和林之北,即皇帝位(明宗),遣撤迪等回大都报闻。三月,图帖睦尔遣中书右丞相燕帖木儿奉皇帝宝玺前来迎接。明宗加号燕帖木儿为太师,仍为中书右丞相。明宗依据武宗、仁宗兄弟继承的旧例,四月间派武宁王彻彻秃去大都,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敕大都省臣铸造皇太子宝(印)。五月,图帖睦尔自大都出发北上,迎明宗,镇南王帖木儿不花等随行。明宗南下,八月初,至上都附近的旺兀察都之地,图帖睦尔来见。明宗在行帐为皇太子及诸王大臣设宴。燕帖木儿用毒药害死明宗,死年三十。图帖睦尔在上都以皇太子复即皇帝位(文宗)。

铁线草 发表于 2017-6-13 09:40:05


四、文宗的文治文宗在上都即位,下诏宣称“晋邸(泰定帝)违盟搆逆,据有神器”,以泰定帝的继位为窃据皇位,不再加奉庙号。元朝的皇权,又回到武宗一系。(一)四川、云南的反抗四川的反抗 文宗、燕铁木儿与上都军兵鏖战时,四川行省平章囊加台党附上都。文宗一再调兵守御归、峡,防止他顺江东下。一三二八年十一月,文宗平上都。囊加台起兵反,自称镇西王,以四川左丞脱脱为平章,前云南廉访使杨静为左丞,杀四川平章宽彻等,烧绝栈道。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年)正月,文宗遣使往四川招抚。囊加台攻破播州猫儿垭,宣慰使杨延里不花开关迎纳。播州杨万户引囊加台川兵至乌江峰,为官军所败。云南八番元帅脱出也在乌江北岸破川兵。诸王月鲁帖木儿统军进至乌江,囊加台焚鸡武关大桥,又焚栈道。二月,占据鸡武关,夺得三叉、柴关等驿,至金州,据白土关。文宗命察罕脑儿宣慰使撒忒迷失将本部蒙古军,与镇西武靖王搠思班会讨。囊加台分兵进逼襄阳。三月,文宗设置行枢密院,以湖广、河南两省兵进讨四川。四月,湖广行省参政孛罗奉诏书到四川招降,赦囊加台罪,囊加台受诏降服。八月间,文宗谋害明宗而取得了帝位后,又以指斥行舆,大逆不道罪,把囊加台处死。云南的反抗 随从王禅与文宗作战的蒙古诸王秃坚等在梁王王禅兵败后,逃回云南。一三二九年三月,秃坚与答失不花等集众五万,准备杀云南行省丞相也儿吉尼,起兵自立。也儿吉尼逃往八番。文宗以也儿吉尼知行枢密院事。十一月,文宗又诏命豫王(原封西安王)阿刺忒纳失里镇云南。至顺元年(一三三○年)正月,云南诸王秃坚与万户伯忽、阿禾等起兵反,攻陷中庆路。二月,攻陷仁德府,至马龙州,进攻晋宁州。秃坚称云南王,伯忽为丞相,阿禾等为平章。立城栅,焚仓库。三月,阿刺忒纳失里由八番道进讨云南。四月,乌撤土官禄余杀宣慰司官吏,投附伯忽。罗罗斯诸部也响应伯忽起兵。禄余领兵七百余人,立关固守。元重庆五路万户军至云南境,被罗罗军击败,死万余人。余众撤退。文宗又下诏自江浙、河南、江西调兵二万,与湖广会兵去云南。五月,四川军也入云南进剿,败罗罗军。六月,立行枢密院讨云南,各行省兵分道进军。七月,枢密院奏报“云南秃坚、伯忽等势愈猖獗,乌撤、禄余亦乘势连约乌蒙、东川、茫部诸蛮,欲令伯忽弟拜延等兵攻顺元”。文宗再次下诏,派遣使臣督豫王阿刺忒纳失里及行枢密院、四川、云南行省进军。云南的反乱,显然对文宗的统治,是严重的威胁。文宗连续调动数省兵十余万进讨,并多次诏令各省供应军需。闰七月,四川省臣以馈饱告急。十月间,中书省臣上奏说:“近讨云南,已给钞二十万锭为军需,今费用已尽。镇西武靖王搠思班及行省、行院复求钞如前数。臣等议,方当进讨之际,宜依所请给之。”文宗对调遣征讨军士,也给钞赏赐。如江西、湖广蒙古军,每人给钞五锭。陕西蒙古军,人给钞六锭。罗罗斯军起,地近四川,又诏四川邻境诸王发藩部丁壮增防成都。西南地区引起极大的震动。文宗颁赏,各行省征云南的军兵,仍迟疑不进。十月,文宗再次遣使催促四川、云南行省进兵。四川兵由永宁及青山分两路并进,击败禄余兵,夺得关隘。十一月,罗罗斯军攻打建昌,失败,五百余人战死。仁德府元军在马龙州,败伯忽军,斩伯忽弟拜延,献馘豫王。进而又擒杀伯忽及从官十余人。四川行省出兵至乌撒周泥驿,击败禄余军。十二月,搠思班等率领的大军与阿禾蒙古军交战。阿禾伪降。次日领兵三千来袭,又败。阿禾败逃。元军直趋中庆,在安宁州斩阿禾。十二月三十日,元军最后击败反抗的云南军,抵达中庆,恢复省治。云南的反抗失败。一三三一年二月,枢密院又奏报,秃坚弟必刺都迷失等伪降豫王,反围军官。秃坚方修城堡,布兵拒守,无出降意。禄余追捕未获。文宗又诏令迅速进兵征讨。三月,阿刺忒纳失里、搠思班等继续镇压云南的反抗者,斩伯忽叔怯得该、万户哈刺答儿、澂江路总管罗罗不花及诸将校,磔尸以徇。四月,以乱事略定,出征云南的元兵各撤回所部;但因反抗者仍出没山谷间,仍分出部分军兵留驻。六月,乌撒、罗罗斯再次起兵作战。七月,下诏招降禄余等。九月间,禄余兵与云南东川路总管普折兄那具又杀乌撒宣慰使,并与伯忽侄阿福所领蒙古兵合攻罗罗斯。元廷再调陕西都万户府兵出征。禄余进攻顺元路。云南行省遣都事那海招降禄余,授以参政。禄余拒不受命,杀那海。元兵败退,禄余部入顺元境。十月,蒙古都元帅怯烈领兵进攻。作云梯登山,杀五百余人。秃坚弟二人、子三人被擒处死。一三三二年二月,禄余与四川行省联络,愿归属四川省。云南的反抗暂行中止。
(二)文宗的崇文尊儒文宗自幼年谪居海南,在汉地长成,因而较为接近汉文化。即位后,任用通晓汉文化的蒙古、色目官员。究心儒学的汪古部人赵世延,曾遭到铁木迭儿的诬陷,英宗时复任御史中丞。文宗对他深为信用。“鸣琴赋诗,日夕忘返”的克烈部人阿荣,拜中书参知政事。一些汉人文臣也入中书任职。在文宗统治时期,汉文化得到多方面的提倡。建奎章阁 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年)二月,文宗在大都建立奎章阁学士院。以精通汉文化的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都儿迷失和赵世延并为奎章阁大学士,侍御史撤迪和翰林直学士虞集并为待书学士。据文宗所说,立奎章阁的用意是“置学士员,日以祖宗明训、古昔治乱得失陈说于前,使朕乐于听闻”。奎章阁又设授经郎二员,讲授经学,以勋旧、贵戚子孙及近侍年幼者肄业。首任的授经郎是仁宗时李孟擢用的翰林编修揭傒斯(龙兴富州人)。奎章阁设艺文监,检校书籍,以仁宗时的状元宋本和进士欧阳玄任监事。宋本、欧阳玄等人都是科举出身。他如延祐进士许有壬、苏天爵以及泰定时翰林待制李泂等都被先后延入奎章阁。蒙古、色目人中一些通达汉文化的文人,也入奎章阁,参预文事。阿荣被授予奎章阁大学士的称号。康里巎巎(音挠nāo。不忽木子,字子山)博通群书,自幼学习许衡传授的儒学,入奎章阁学士院为承制学士,又升为大学士。伯牙吾部人进士泰不华为奎章阁典签。大食人赡思曾从王思廉受孺学,召为应奉翰林文字,赐对奎章阁。至顺二年(一三三一年)正月,文宗并且亲自作《奎章阁记》,以示对奎章阁学士院的尊崇。元朝自建国以来,虽然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任用汉人文臣,但蒙古皇帝和宗王大都不通汉语。以和林为中心的岭北行省和广大蒙古草原地区,都仍然保持蒙古族原有的生产方式,继续发展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仁宗实行科举后,究心汉学的蒙古文士逐渐增多。文宗建奎章阁,聚集人才,汉族的儒学在蒙古、色目人中进一步发扬,不过,这仍只是局限于少数文人学士之间,范围是有限的。编修《经世大典》 文宗建奎章阁后,一三二九年九月,又命翰林国史院与奎章阁学士院采辑故事,仿唐、宋会要体例,编纂皇朝《经世大典》。次年二月,改由奎章阁学士院专领其事。命阿邻帖木儿与忽都鲁都儿迷失将蒙古语典章译为汉语。赵世延、虞集任纂修。依编修国史例,燕铁木儿为监修官。虞集推荐蒙、汉文士马祖常、杨宗瑞、谢端、苏天爵、李好文、陈旅、宋褧、王士点等参预撰录。四月间正式开局。一三三一年五月修成,凡八百八十卷,目录十二卷,公犊一卷,纂修通议一卷。《经世大典》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元代典制纪录,成为明初纂修《元史》的依据,而且是文宗行“汉法”崇文治的一个标志。《经世大典》原书今已失传,只是在残存的《永乐大典》等书里,还有部分留存。尊儒崇佛文宗在信用文臣的同时,又极力表示尊孔崇儒,以争取汉人文士的拥戴。明宗在和林即位后,一三二九年二月,文宗遣儒臣曹元用去曲阜代祀孔子。曹元用归来,以司寇像及代祀记献给文宗。文宗又诏令修葺曲阜孔庙,并在曲阜陋巷建颜回庙。一三三○年,文宗加封孔子父母及诸弟子:孔子父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颜氏为启圣王夫人,颜子充国复圣公,曾子郝国宗圣公,子思沂国述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又追封宋儒程颖豫国公,程颐洛国公。同年,又以董仲舒从祀孔庙,位在七十子之下。文宗遵循儒家礼仪,在京师南郊祭祀昊天上帝,并以太祖成吉思汗配享。文宗亲自郊祀,服大裘衮冕,依制行礼。二程、朱熹所倡导的道学(理学),发展儒学传统的三纲五常,提倡臣下和妇女“守节”,以事君、夫。仁宗以程、朱学说为科举考试的官学。每年还要访求烈女节妇,特别是夫死自尽殉葬的烈妇,由朝廷予以旌表,并多次旌表各地的孝子。文宗大力提倡道学的纲常节孝,以维护元朝的封建统治。文宗也崇奉用以维护统治的佛教。他即位后,从帝师受佛戒,作佛事六十日。元朝自忽必烈封授八思巴为帝师,以后历代相承。泰定帝时,帝师公哥列思八冲纳思监藏班藏卜死。一三二九年十二月,文宗以辇真吃刺失思继为帝师。在京师的吐蕃僧人每年都到皇宫中作佛事。佛教受到尊崇,僧徒也继续享有多种优异的待遇。高昌僧人必兰纳识里(感木鲁国人),通畏兀儿文及梵文,并通多种语言。成宗时,奉旨从帝师受戒,代帝出家。仁宗时,受命翻译梵、藏佛经。英宗时,特授沙津爱护持(总统)称号。一三三一年,文宗加号他为普觉园明广照弘辩三藏国师,赐玉印。次年,因与安西王阿难答之子月鲁帖木儿同谋不轨,被杀。所占土田及珠室、钞币投入大承天护圣寺。(三)燕铁木儿的专权与宁宗之立宰相专权 燕铁木儿出身于钦察部贵族,也属于色目族类。祖土土哈与父床兀儿世代为元朝镇守北边,镇压蒙古宗王的反乱,积有大功。燕铁木儿自幼年即在北边为武宗备宿卫。武宗、仁宗、泰定帝时历掌禁卫亲军,并任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依钦察军力,扶立文宗。文宗初即位,以燕铁木儿为中书右丞相,封太平王。明宗被害后,文宗复位,又因燕铁木儿“大有勋劳于王室”,加拜太师,追封三代。一三三○年命礼部尚书马祖常为燕铁木儿撰文立碑,以记其功勋。左丞相伯颜改知枢密院事,朝中不再设左相,燕铁木儿独专相权。五月,文宗特下诏,授燕铁木儿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太平王、答刺罕、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提调燕王(皇子阿刺忒纳答刺)宫相府事、大都督、领龙诩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凡号令、刑名、选法、钱粮、造作,一切中书政务,悉听总裁。诸王、公主、驸马、近侍人员,大小诸衙门官员人寺,敢有隔越闻奏,以违制论”。朝中政事全为燕铁木儿所把持。一三三一年,文宗又命燕铁木儿兼奎章阁学士院事。财政竭蹶 《元史·燕铁木儿传》说,“燕铁木儿自秉大权以来,挟震主之威,肆意无忌。一宴或宰十三马,取泰定帝后为夫人,前后尚宗室之女四十人”。皇室与朝廷也极为腐败,靡费无度。元朝的财政困窘,更加严重。拥有多种特权的朝廷宿卫,屡加裁汰,但至文宗时仍由原来的一万人增加到一万五千人。朝廷饲养鹰鹘狮豹的肉食,旧支肉价一年二百余锭,增至一万三千八百余锭。文宗作佛事的岁费,比旧额增加金一千一百五十两,银六千二百两,钞五万六千二百锭,币帛三万四千余匹。朝廷的一切泛支,比世祖至元三十年以前,增加数十倍。文宗即位时,上都积存已耗尽,大都府藏也空,朝廷支出超过收入。至顺以来,每年超出二百三十九万余锭。人民的负担,比成宗时,增二十倍。元朝的统治,更加难以维持了。皇位继承 文宗谋害明宗而取得帝位,在蒙古诸王中遭到非议。一三三○年三月,文宗封皇子阿刺忒纳答刺为燕王,立宫相府,由燕铁木儿总领,意在以燕王作为皇位继承人。明宗妃迈来迪,生子妥欢贴睦尔;八不沙皇后生子懿璘质班。依照前朝的惯例,他们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四月间,文宗皇后卜答失里与宦者拜住同谋,害死明宗皇后八不沙,以扫除立太子的障碍。八月间,御史台请立燕王为太子。文宗说:“朕子尚幼,非裕宗(真金)为燕王对比,俟燕铁木儿至,共议之。”十二月,立燕王为太子,诏告天下。不到一个月,至顺二年(一三三一年)正月,太子死。一三三二年八月,文宗在上都病死,年二十九岁。九月,卜答失里后奉遗诏,立明宗次子、八不沙后所生的懿璘质班作皇帝(宁宗)。宁宗年仅七岁,即位不满五月病死。明宗后八不沙被害后,妥欢贴睦尔被流放到高丽岛中,又迁至广西静江。宁宗死后,燕铁木儿请立文宗幼子燕帖古思。卜答失里后不允,遣使自广西迎回妥欢贴睦尔。燕铁木儿仍持异议,迁延数月不决。不久之后,燕铁木儿病死。一三三三年六月,卜答失里后立妥欢贴睦尔为帝(顺帝),并约定依武宗、仁宗旧事,以后再传位于燕帖古思。五、元朝统治的衰败与人民反抗的兴起(一)伯颜的擅政顺帝六月间即位,任左丞相伯颜为右丞相,燕铁木儿弟撒敦为左丞相,总理政务。燕铁木儿子唐其势和伯颜弟马札儿台并为御史大夫,又立燕铁木儿女答纳失里为皇后。伯颜与燕铁木儿两家成为朝中权势显赫的两大家族。伯颜是蒙古蔑儿乞部贵族,自幼年侍武宗于藩邸,随从北征,得到蒙古草原宗王贵族的支持。文宗自江陵北上,途经汴梁,伯颜以河南平章率先拥戴,领兵扈从入京,对稳定大都的政局起了很大作用。伯颜执政,唐其势忿忿不平,说:“天下本我家天下,伯颜何人,位居我上?”一三三五年,撒敦死。唐其势任左丞相。唐其势与撒敦弟知枢密院事答里,交通宗王晃火帖木儿等密谋发动政变,拥立文宗子燕帖古思。六月三十日,唐其势率勇士闯入官廷。伯颜与知枢密院事完者帖木儿、中书平章政事定住等捕获唐其势及弟塔刺海处死。答纳失里后因此被幽禁。七月,伯颜杀答纳失里后。答里在北边,杀顺帝使者,起兵。兵败北奔晃火帖木儿。顺帝派兵追袭。答里被擒,在上都处死。晃火帖木儿自杀。燕铁木儿家族败亡。朝政全由伯颜所把持。独专相权 唐其势被处死后,顺帝不再设置左丞相,伯颜以右丞相独专相权。在此以前,伯颜已封为秦王,赐金印,进封太师、奎章阁大学士,总领蒙古、钦察、斡罗思诸卫军都指挥使。诛唐其势后,顺帝又依蒙古传统,赐伯颜世袭答刺罕之号。下诏说:“伯颜为武宗捍御北边,翼戴文皇,兹又克清大憨,明饬国宪,爱赐答刺罕之号,至于子孙,世世永赖”。顺帝诏令伯颜与定住等每日在内廷议事。一三三八年七月,顺帝又以伯颜有功,诏令在涿州、汴梁为伯颜建立生祠。次年,加号大丞相。在元朝历代宰相中,伯颜权势之显赫,为前此所未有。一三三五年,顺帝独任伯颜后,又改“元统”年号为“至元”。仍用世祖忽必烈年号,意在表明祖述世祖的成宪。伯颜初任相,辅佐顺帝,遵循旧章,提倡农事,减除杂徭盐税,赈济饥民。伯颜居第制度,也务从损约。但自诛唐其势之后,伯颜专政自恣,肆行贪暴。任命的官员多向伯颜行贿,台宪官也都议价得官。肃政廉访司官,所至州县,各带库子检钞秤银。天下贡赋多入伯颜家,省、台、院官多出其门下。伯颜自领诸卫精兵,仪从甚盛。《元史·伯颜传》说他“导从之盛,填溢街衢,而帝侧仪卫反落落如晨星。势焰熏的,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仇视汉人伯颜作为蒙古蔑儿乞部的贵族,在草原贵族的支持下,极力排斥汉人官员。伯颜对顺帝说:“陛下有太子休教读汉儿人书。汉儿人读书,好生欺负人。”中书平章政事彻里帖木儿奏罢科举,得到伯颜的支持。一三三五年十一月,顺帝下诏停止科举取士,把各地儒学贡士庄田的田租改拨为宿卫士的衣粮。一三三七年四月,又诏令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郡府幕官之长,都用蒙古、色目人。又禁止汉人、南人学习蒙古文字。这年,信阳州棒胡、广东朱光卿等起义。顺帝下诏说:棒胡、朱光卿等都是汉人。省、台、院等汉人官应当讲求诛捕之法,用意显然是借以箝制汉官。伯颜甚至奏请杀死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顺帝不允。怕颜视汉人如仇敌,在汉人官员文士中,空前孤立了。排斥蒙古诸王 唐其势谋反,郯王彻彻秃(蒙哥后王)最先揭露。彻彻秃因而立有功劳,顺帝诏以太平路为彻彻秃食邑,又赐苏州田二百顷。伯颜出身蔑儿乞部,先世是蒙哥的奴隶,依照蒙古的传统,世代尊蒙哥后王为使长。伯颜势盛,以此为耻,竟向顺帝诬陷彻彻秃谋反,请求把他处死。顺帝不允。伯颜擅自行刑,杀彻彻秃。又奏贬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威顺王宽彻普化,不待顺帝传旨,即擅自行刑。伯颜白领精兵,又专擅钱谷,也招致顺帝的不满。伯颜弟马札儿台早年侍武宗、仁宗。顺帝即位,拜太保,镇守北边。马札儿台子脱脱,自幼为伯父伯颜收养,顺帝即位,任同知枢密院事。伯颜诛唐其势,脱脱率领精兵剿捕,立有军功。一三三五年,脱脱任御史中丞,一三三八年,进任御史大夫。伯颜专权,朝野不平。脱脱对其父马札儿台说:“伯父骄纵已甚,万一天子震怒,我们一家就全完了。不如先设法除他。”马札儿台赞同此议。脱脱又谋于他幼年时的汉人老师吴直方。吴直方说:“古书上有所谓大义灭亲。大夫只知道忠于国家,不管其他。”脱脱向顺帝自陈忠忱。顺帝派遣心腹官员阿鲁、世杰班与脱脱往来,察看他的言行。一三三九年,伯颜指使台臣上言,汉人不可为廉访使。脱脱向顺帝奏请,遵守祖宗法度,廉访使不要排斥汉人。伯颜大怒,对顺帝说:脱脱虽是臣子,其心专佑汉人,应当治罪。顺帝不准。伯颜擅贬宗王,顺帝极为忿闷,泣告脱脱。脱脱与阿鲁、世杰班定议除伯颜。一三四○年二月,伯颜请奉太子燕帖古思出猎柳林。脱脱与世杰班、阿鲁等合谋,十五日封锁京师城门,奉顺帝命草诏,驱逐伯颜,贬为河南行省左丞相。先遣太子怯薛去柳林迎回太子入城。夜半四鼓,命中书平章政事只儿瓦歹急赴柳林宣诏。次日,伯颜派人来京师城下询问,脱脱在城上宣告:“有旨逐丞相。诸从官无罪”。伯颜请入城陛辞,不准。伯颜自真定南行,又有旨徙岭南南恩州安置。伯颜在江西途中病死。江南汉人作诗讽刺说:“人臣位极更封王,欲逞聪明变旧章”、“虎视南人如草芥,天教遗臭在南荒”。蒙汉之间的矛盾空前地尖锐化了。(二)脱脱执政一三四○年二月,顺帝与脱脱等除掉伯颜,马札儿台封太师,继任为中书右丞相,脱脱知枢密院事,总领诸卫亲军。脱脱弟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马礼儿台父子总揽军政。同年六月,顺帝追究明宗被毒死案,下诏撤除文宗皇帝庙主,贬大皇太后卜答失里,削去后号,迁东安州安置。太子燕帖古思流放高丽。七月,燕帖古思死。顺帝这一措施,全面打击文宗一系,剥夺燕帖古思的皇位继承权,蒙古皇室之间的斗争进一步激化。马札儿台执政半年,脱脱迫使他以老病辞相。一三四○年十月,脱脱任右丞相。宗正札鲁忽赤帖木儿不花为左丞相。顺帝下诏改明年年号为“至正”,实行改革。脱脱执政,改变伯颜的排汉政策。当年十二月,即首先恢复科举取士。一三四一年,顺帝亲试进士七十八人。顺帝为反对文宗,罢废了文宗设立的奎章阁,但重开经筵,命脱脱兼领,翰林学士张起岩知经筵事。经筵官每月进讲三次。一三四二年又开史局,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为都总裁。中书平章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及张起岩、欧阳玄、吕思诚、揭傒斯等汉人文士为总裁。脱脱向顺帝进奏说:“陛下临御以来,天下无事,宜留心圣学。颇闻左右多沮挠者,设使经史不足观,世祖岂以是教裕皇(真金)?”脱脱提倡文治和经史,从而争取到汉人官僚的支持。但是,蒙古贵族内部的倾轧,仍在发展。一三四三年,原中书乎章别儿怯不花(成宗时逆臣阿忽台之子)为中书左丞相,与脱脱不和。一三四四年,脱脱辞相,封郑王。顺帝以阿鲁因为右丞相。一三四七年六月,别儿怯不花进为右丞相。别儿怯不花因与马札儿台有宿怨,构陷马札儿台免官,安置西宁州。脱脱请随父同行。七月,又徙甘肃。十一月,马札儿台病死。顺帝召脱脱回京。一三三七年,顺帝立弘吉刺氏字罗帖木儿女忽都为后,生子真金,二岁而死。顺帝宠幸官女奇氏(高丽人),生子爱酞识里达腊,自幼养育于脱脱之家。燕帖古思流放而死,顺帝立爱酞识里达腊为太子。奇氏为第二皇后。一三四八年,顺帝命脱脱为太傅,提调太子宫傅,综理东宫之事。次年,复命为中书右丞相。脱脱复相后,对于反对过他的官员,大加报复,排斥异己。元朝中枢的臣僚,继续陷于相互倾轧之中。
(三)军政废弛,钞法败坏自成宗以来,蒙古贵族间争夺皇位和争夺权利的斗争,连绵不断,元朝的统治一直处在动荡不稳的状态。政治极度黑暗,官场中贪污勒索,成为公开的风气。驻在广大汉地的官兵渐染颓风,以至丧失作战的能力。自世祖以来,元朝的财政税收政策,多次变动,长期无法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被破坏和蒙汉贵族官员的贪婪挥霍,元朝的财政危机,到顺帝时,已经到了难以挽救的地步。元顺帝和脱脱企图用改造钞币的办法来挽救危机,结果是加速了经济的崩溃。官吏贪污伯颜执政,公然卖官,贿赂公行。一三四五年,顺帝下诏说:“声教未洽,风俗未淳,吏弊未祛,民瘼滋甚”。依照“先朝成宪”,派出各路宣抚使,体察各地官吏,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五品以下就便处决。但是,各路宣抚使去到各地,实际上是借机勒索,为人民增加一重灾祸。江西福建道宣抚使去后,当地作歌说:“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又说:“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人们指责宣抚使“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上下贪赃成风,宣抚使也是贪官,当然无法过问。叶子奇揭露说:元朝末年,官贪吏污。问人讨钱,各有名目。属官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撤花钱(人事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日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草木子·杂俎篇》)。各级官吏,多方诛求,以贪贿为能事。元朝的国家机器日益腐化了。军队衰朽 驻在内地的蒙古军兵,军官例由贵族子孙世袭。他们与汉人杂居日久,也如金朝的猛安谋克那样,日益沉迷声色,饮酒讴歌,只知道剥削聚敛,甚至不能挽弓骑射。兵士也多是老病幼弱,甚至雇人代役,不习器仗,更不懂战阵。武宗以来,皇室间的权位争夺,主要依靠钦察、阿速等部组成的军兵,皇室也依靠他们作为可靠的卫军。江南地区经济最为发展。这些地区的蒙古军兵,也最为颓靡腐败。繁胜的都会扬州、镇江、建康,元初设置七个万户府,由宗王镇守。顺帝时有起义者三十六人聚集茅山道宫,出没作战。元朝调集三省兵上万人捕剿,被起义者打败。人们说:“从此天下之人,视官军为无用。”河南、两淮之地,镇戍军兵不多,又不能作战,遇有人民反抗,州县要请命于大府,大府要请命于朝廷,然后才调兵去镇压,起义者早已远去。作为元朝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衰败废弛,元朝的统治难以维持了。钞法败坏顺帝时财政竭蹶,一三五○年(至正《南台备要》所录烧毁昏钞规定十年)十月,吏部尚书楔哲笃建议更改钞法,铸造铜钱。顺帝和脱脱采纳此议,十一月间下诏行使新钱钞法,印造新的中统交钞(又称至正中统交钞)。以中统交钞壹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宝钞二贯。元初的中统交钞,以丝为本,中统元宝钞,以银为本。此后的至元、至大钞也都以银为本。顺帝新印至正交钞,采楔哲笃的建议,以楮币为母,铜钱为子。这种颠倒本末的提议,目的在于放手印造交钞,以虚代实。朝臣吕思诚等提出驳议,说民间将“藏其实(铜钱)而弃其虚(钞币)”,顺帝、脱脱不理。一三五二年,印造至正钞一百九十万锭,至元钞十万锭。一三五五年,印造至正交钞多至六百万锭。交钞大量印行,无钞本抵换。造成物价增长十倍。京师用料钞十锭,不能换一斗粟。交钞散满人间,人民不愿使用,视如废纸。郡县贸易,以至以物易物。钞法败坏,元朝的财政经济,也随之崩溃了。黄河水患一三四二年以来,黄河开始在归德府唯阳县一带泛溢。河北大名路、河间路、广平路、彰德路,山西大同路、冀宁路等地区又大旱,发生严重的饥荒。大同灾荒,至于人相食。一三四三年,河南等处饥荒。次年正月,黄河在曹州决口。同月,又在汴梁决口。五月间大雨,黄河又暴涨,平地水深二丈,冲决白茅堤和金堤。曹、濮、济、兖等州都遭到水灾。八月间,山东又大雨,民间遭灾乏食,以至人相食。顺帝命太平提调都水监,议修黄河、淮河堤堰。一三四五年七月,黄河又在济阴决口,十月间再次泛溢。一三四六年、一三四八年,黄河继续决口。济宁路因而迁移到济州。二月,元廷在济宁郓城立行都水监,以工部郎中贾鲁管领。一三四九年,又设立山东河南行都水监,专治河患。脱脱复相,召集群臣议治河事。贾鲁上言二策,第一策是修筑北堤,第二策是疏塞并举,挽河东行,使复故道。脱脱采纳第二策,奏准命贾鲁治河。一三五一年四月,贾鲁以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率领河南、北路军民,大举治河。调发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万人,庐州等戍卒二万人供役。自黄陵冈南达白茅堤,放于黄固、哈只等口,又自黄陵至阳青村,合于黄河故道,长约二百八十余里。两岸埽堤并行(埽音扫sào。扎结石头秫秸等物以阻水)。自灵武征调西夏水工作西埽。自京师附近征调汉人水工作东埽。自四月间开工,七月凿河完成。八月决水故河。九月始通舟楫。十一月,各埽、堤完成,黄河恢复故道。贾鲁治河成功,顺帝命翰林学士欧阳玄作《河平碑》纪功,褒奖脱脱、贾鲁。但是,连年的水旱饥荒,河南、河北、山东等处的人民,已经迫近死亡的边缘。修黄河发动十五万民工,哀苦之声相闻,死者枕藉,人民的负担极为沉重。元朝成功地修治了黄河水患,却也加速了农民起义风暴的到来。(四)人民反抗斗争的发展元朝灭宋以后,江南地区的人民反元斗争,即在四处兴起。仁宗以后,斗争逐渐发展到淮北和黄河流域,形成较大的规模。顺帝时期,这一地区的斗争逐步形成起义的中心。自西南到东北,到处点燃了燎原的星火。一场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在酝酿中。下面是仁宗以来,一些地区的农民起义和人民反抗斗争。蔡五九起义 一三一五年(仁宗延祐二年)四月呢250匝马丁在江西经理田亩,赣州宁都民蔡五九等在兔子寮五王庙,杀猪置酒,聚众执刀起事。五九自号洞主。六月,起义军袭宁都州,杀赵同知,烧四关。八月,攻陷汀州宁化县,五九自称蔡玉,骑马列仪卫,打出汉高祖旗帜,大造战棚、炮架等攻具,声势浩大。元廷被迫缓征新租三年,并以江浙、江西两行省会兵镇压。起义者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遭到失败。官军肆行屠杀,积尸盈野。蔡五九在福建境之木麻坑被擒,余众三十余人又在上虎蟑被围歼。这次起义的直接导火线虽然是经理中虚张顷亩、冒括田租扰民,但起义军大张汉高祖刘邦的旗帜,反蒙复汉的目标是很鲜明的。一三一八年,赣州宁都县刘景周因政府征括新租,又一次聚众反抗,迫使朝廷免征新租。阿失歹儿起义 一三一二年(仁宗皇庆元年)沧州人阿失歹儿、覩海、塔海等聚众起义,踏践田禾,射死田主许大。这支起义军在南到黄河,北至大宁的广大地区内,往来流动,抗击官军,并射死宽彻大王。十一月,阿失歹儿等被捕,元朝将他们残酷地肢解处死。圆明和尚起义 一三二一年(英宗至治元年)六月,陕西奉元周至县终南景谷小高山僧圆明和尚,在扶风纠合苏子荣等五十余人,各执桑木笏,持二剑祀星斗起义。圆明自称皇帝。圆明和尚俗姓自,名唐兀台,三十七岁,原来是耀州美原县探马赤军人。这年四月,他未小高山漱池边建禅庵诵经,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周至人纷纷来烧香受戒,预定以七月五日攻打奉元路。因有人告发,元朝事先得到消息,六月二十九日令枢密判官章台前往搜捕。圆明与妻妙师及起义者沿秦岭西走,被捕遇害。接着,又有■阳道士刘志先“以妖术谋乱”,也被章台镇压。赵丑厮、郭菩萨起义 一三二五年(泰定二年)六月,河南息州民赵丑厮、郭菩萨倡言弥勒佛当有天下,号召群众起义。元朝统治者对此十分恐慌,命大宗正府、刑部、枢密院、御史台及河南行省各派官员联合进行审处。用弥勒佛出世来号召和组织群众是宋金以来民间起义的流行形式。元朝因而对此极为重视。赵丑厮等被捕治罪。朱光卿、聂秀卿起义 顺帝至元三年(一三三七年)正月,广东增城县民朱光卿起义,石昆山、钟大明等率众响应,建大金国,改元赤符。四月,惠州归善县民聂秀卿、谭景山等制造军器,奉戴甲为定光佛,与朱光卿相结合。元朝命江西行省左丞沙的进行镇压。起义失败,朱光卿被捕。同月,四川大足县民韩法师起义,自称南朝赵王,也遭到镇压失败。棒胡起义 棒胡陈州人,姓胡,名闰儿,好使棒,进退技击如神,因而被称为棒胡,有徒百余人。一三三七年棒胡利用宗教组织群众起事。胡山花及陈州人棒张、开州人辎轴李等均起而响应。棒胡攻破归德府鹿邑县,焚毁陈州,屯营于杏冈。元朝命河南行省左丞庆童率兵进讨,在鹿邑冈擒棒胡,并收去起义者的弥勒佛小旗、宣敕及紫金印、量天尺等。彭莹玉、周子旺起义 彭莹玉又名翼,江西袁州南泉山慈化寺东村庄民家子,十岁入慈化寺为僧,能为偈颂,劝人念弥勒佛,用白莲教组织群众,以矿泉为人治病。一三三八年(后至元四年)彭莹玉和他的弟子周子旺以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率众起义。起义者背心皆书佛字,倡言有佛字者即可刀兵不入。周子旺自称周王,自立年号,有众五千余人。行省发兵前来镇压,子旺和莹玉子天生、地生、妻佛母均被杀。莹玉亡走淮西,继续组织起义,得到农民的掩护,官府无法捕拿。一三四一年以后,各地各族人民起义,攻打州县,史不绝书。这些起义,都还限于局部地区,规模也较小,但人民反抗的怒潮不断冲击着元朝的腐朽统治,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风暴。下面是一三四一年到一三五一年十年间,各地人民起义的不完全的纪录。一三四一年四月,道州蒋丙等起义,破江华县,掠宁远县。十一月,道州路何仁甫等起义。十二月,云南车里寒赛等起义。本年山东、燕南各地起义军,多至三百余处。一三四二年七月,庆远路莫八聚众起义,攻陷南丹、左右两江等处。九月,京城反抗者四起。一三四三年二月,辽阳吾者野人起义。六月,回回刺里五百余人渡河,攻掠解、吉、隰等州。八月,四川上蓬人民起兵反抗,朝廷派兵镇压。山东兖州人民起义,焚掠州城。九月,道州蒋丙自号顺天王,攻破连、桂二州。一三四四年七月,濒海盐民郭火你赤起义。起义军在沂州、莒州之间起兵,拥立旗鼓,攻打城邑,释放囚徒,往来于曹、濮、滑、浚、相、卫等州。八月,郭火你赤西上太行,由陵川入壶关,又经磁、洛返广平,杀元朝的兵马指挥,还军益都。朝廷派兵镇压。徐、泗、陈、蔡之民连年惊扰,河淮左右,舟车难于往来。一三四五年,岁饥民贫,各地饥民起义反抗。一三四六年三月,京畿及山东农民起义。四月,辽阳因捕海东青烦扰,吾者野人及水达达起义。五月,象州起义。六月,汀州连城县民罗天麟、陈积万起义,攻陷长汀县。云南思可法起义,攻夺路甸。十月,思州、靖州徭民起义,攻打武冈。闰十月,靖州徭民吴天宝攻陷黔阳,杀湖广右丞沙刺班,众至六万,继续攻打沅州,陷武冈。十二月,山东、河南人民起义。一三四七年二月,山东、河南起义军发展到济宁、膝、邳、徐州。四月,临清、广平、滦河、通州等处人民起义。九月,八邻部内哈刺那海、秃鲁和伯起义,断岭北驿道。集庆路人民起义。十月,哈刺火州等处人民起义,攻陷州城,杀使臣。十一月,沿江人民起义。湖广、云南各处起义。十二月,河南农民在各处起义。元朝分兵镇压。一三四八年三月,辽东锁火奴起义,自称大金子孙。辽阳兀颜拨鲁欢自称大金子孙,受玉帝符文,起义。吐著地区起义。福建人民起义。四月,辽阳董哈刺起义。海宁州沭阳县人民起义。湖广莫万五等起义,被捕。十月,台州方国珍起义,聚众海上。台州黄岩人方国珍,世以贩盐浮海为业。同里有蔡乱头者,在海上行劫,被官府追捕。方国珍因受到株连,与弟方国瑛及邻里避祸者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漕粮,擒元海道千户。元江浙参政朵儿只班领兵进讨,在福州五虎门,被方国珍擒捕。一三四九年正月,徭民攻陷道州。三月,吴天宝再攻沅州,十二月攻辰州。一三五○年间,南阳、安丰等地农民起义蜂起。十二月,方国珍入海,攻掠温州等地。元江浙行省左丞丰罗帖木儿领兵进讨。一三五一年六月,方国珍擒孛罗帖木儿,请降。元朝授方国珍兄弟官职。自一三四一年以来的十年间,自京城至东北、岭北、西北、西南、东南各地区都先后爆发了各族人民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有人作诗嘲讽说:“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起来作斗争,元朝的统治难以维持了












雪飞龙 发表于 2017-6-13 16:36:58

听说过,但不知道具体情况。
史料充实,不错。

清水 发表于 2017-6-13 20:39:54

未阅完。顶铁线草。好久不见。

清水 发表于 2017-6-13 20:40:18

未阅完。顶铁线草。好久不见。

Mark 发表于 2017-6-14 20:49:28

感谢科普!
欢迎楼主莅临论坛!

东山君 发表于 2017-6-14 21:46:52

搜集到这么多史料文章,楼主辛苦啦!:victory:

等近藤 发表于 2017-6-15 00:23:35

问好楼主,学习。会同此地造反之事有好几起,而最重要的就这次。
没有做过田野考察,不知道会同当地有无蔡五九的传说。

琴江泛舟 发表于 2017-7-17 10:54:45

雪飞龙 发表于 2017-6-13 16:36
听说过,但不知道具体情况。
史料充实,不错。

据说起义失败后,有一支失散人员逃到了贵州,至今其后人还讲地道的宁都话。

琴江泛舟 发表于 2017-7-17 14:17:41

【瑞鹧鸪】元代宁都县兔子寮蔡五九起义
文/胡滨

夷墓侵庐号抚田,逼生盗跖起乡间。
独张汉帜雄声势,行略边城焚四关。
洞壁依稀《平寇颂》,危峰斑驳石牛栏。
又谁记取遗民恨,往事钩沉风与烟?

钞票水龙头 发表于 2017-7-18 20:35:43

宁都的历史,楼主辛苦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代宁都兔子寮蔡五九起义